果不其然爱上你(52)

2025-03-02 评论


杨逵一生硬颈,奉行战斗、运动、生活的“三合一”哲学,被誉为“压不扁的玫瑰花”。他崎岖、坎坷的生活,也正是一部台湾人民的近代史写照。

“压不扁的玫瑰花”这短篇我刚好看过,文字朴实、情感真挚,尤其在了解时空背景后,更觉得是用生命写作的作品,不需要什么特别手法,真诚的东西就是能感动人。

馆内最让我喷泪的是一面奖牌——“台湾新文学特别推崇奖”,牌上写著:“您是台湾新文学早春的播种者,由于您辛勤的笔耕,写下血泪的篇章,奠定不屈的文学魂,在台湾文学史上,立下新的里程碑,在广大的人群心中烙下您的名字。”

一个文学家能得到如此推崇,我想他这辈子都值得了。

杨逵的妻子叶陶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本是富家千金,受过汉学和新式教育,抗拒缠足,十岁那年就把裹脚布丢进旗津海里!成为老师后却参与农民运动,跟杨逵结婚时双双被捕,用手铐脚镣扣在一起送进监狱!二二八事变中她也曾被捕,差点被枪决,后来丈夫杨逵被关到绿岛,长达十二年的时间,她独力抚养五个孩子,直到丈夫出狱,仍要继续为生活奔波。

杨逵写书的时候,叶陶去摆摊卖衣,杨逵创办新文学杂志,叶陶负责筹款和出版,杨逵开拓东海花园,叶陶四处卖花贴补家计。最后她病况严重,家人没钱让她好好医治,终因尿毒症过世。

男人追求理想,女人面对现实,没有谁对谁错,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们都深刻而用力的活过。

除了杨逵文学馆,另外两栋纪念馆也是新化镇的骄傲,我深深觉得本地居民和公所都是聪明人,懂得树立典范,也成为观光景点,希望其他乡镇也起而效之。

“意志的演员——金马奖影帝欧威纪念特展”,这是我第一次听闻欧威这位大明星,代表作有“血战吧?”、“养鸭人家”、“故乡劫”、“秋决”等。

欧威(1937-1973)本名黄煌基,并非科往出身的演员,年轻时担任新化分局雇员,每天都去全美大戏院看电影,靠满腔热诚琢磨演技,不断写信给电影公司和电影导演,从那些自我推荐信中看得出来,果真是个热血沸腾的青年,也只有在那单纯的年代才有孕育吧!

除了欧威的奋斗克,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寄给妻子的一张照片,背面有一段留言:

“亲爱的,这张相片是在台北圆山拍外景所照的,导演正向我解述剧情,丽,你猜得出哪个是你的人!

你的威赠1958.5”

多么甜蜜的留言,收到的人能不感动吗?其实欧威生前不曾公布已婚的事实,可能当年的电影明星都很多顾虑吧,欧威在自制自导自演”大通缉令“时,年仅三十七岁就因尿毒症去世,他的妻子黄庄洋丽终生未再嫁,努力工作照顾婆婆和一双儿女,还当选过模范母亲。

欧威纪念展的文物几乎都是妻子替他保留的,包括年轻时他写给她的情书,在纪念展的记者会上,白发纤瘦的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欧威是一个追梦的人,他的妻子却替他挑起责任,我不知道哪一个比较伟大,但我仿佛可以了解他们为何彼此吸引,而且生死不渝。

至于“梁道影像展”,因为街役场当天没开放,我只能在外拍拍照,回家后才搜寻资料,以下就是网络上的介绍:

日治日期台南州新化街役街(乡公所),是由第一任街长梁道捐地建造,当时的新化叫“大目降”。梁道是日治时代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台湾人街长,在日治和民国时期,对政治和教育付出许多尽力与贡献。

1915年吧?事件,日本总督府拟屠杀新化壮丁的斩无赦恶令,梁道出面请求时任糖业试验所所长金子昌太郎向总督府陈情,才化解了新化一场大浩劫。1947年二二八事件发生时,梁道再次发挥影响力,出面保护外省人、安抚台湾人,免去暴力流血冲突。

无论是新化街长、金马奖影帝、台湾文学家,都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传奇一生,除了众所皆知的世界伟人,我们的家乡也曾有许多高贵心灵,等待有心人去了解和领悟,在这块土地上发生过的伟大故事。

来到后壁乡菁寮村,居然有“无米乐旅游服务中心”,果真是红透半边天,我进去拿了导览手,当然还要买几包米,到底西部和东部谁是米王,我必须亲自品尝看看。

除了一些必看景点,我最爱乡间景色,三合院好美,稻田好美,怎么可以这么美?原来这就是嘉南平原,地理书上的名词成真了,只有亲自造访才能体验,真不该每天在家被电脑打,需要不定期的出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凯琍 王承威 郑巧茵 相亲结婚 后知后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