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写小说跟人生的际遇一样,大多是在我们计划之外发生的事情,而且,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赶不上上帝的一句话。
每次当我想写什麽的时候,我会拟定大纲,但后来发现,我的完成品和大纲常常有出入。
也许一开始是我塑造出故事中的角色,可一旦他们被我塑造出来后,便彷佛有了自己的生命,好似他们也有话想说、有自己的故事想演,想拥有属于他们的精采情节,甚至有时候,我会觉得他们很不受控制,好像就快要从我的指尖下跳脱出来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原来是想要将该书归结到当时一种流行宗教团体的人生态度,结果故事本身一展开,却偏离了预定的主题,作者前后总共修改七次之多,但越修反而越不像原本的设定。
因此,我希望让故事自己来说话,让读者去取他们想要的部分,更希望自己的小说可以带领大家一起远离现实,不论贫富贵贱都能踏上这充满想像的旅程,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痛快遨游……
以上这一小段话,是喜格格很久、很久以前写下的东西,前几日整理书桌时掉出来,我才发现——啊!原来我以前是这样想的。于是就顺手把字打了出来,刚好在这篇序里跟大家分享。
喜格格能在这里跟大家见面,是经过很多人的协助,在小说写完后,还有很多人帮忙审稿、修正、确认封面、想书名、包装……等等,每位工作同仁的努力都令我感怀在心。
而喜格格收到第一本作品《总裁当参谋》时,手里还抱着一大堆有的没有的东西,在跟警卫伯伯领完包裹后,连警卫伯伯也看不下去的频问我:拿得动吗?
那时,喜格格已全身冒汗(超惨),却仍幻想自己是神力女超人,一鼓作气把所有东西紧紧抱在怀里,朝热心的警卫伯伯比了一个大大的赞,表示自己「OK的啦,没问题」之后,便一个人气喘吁吁地把东西扛回家。
到家后,喜格格马上捧着书,从头又细细看了一次。阖上书后,突然发现封面女主角的头上居然出现美美的玫瑰发饰,顿时感觉一阵热血涌上心头。
当原本只存在于脑中的幻想真实地化成图象,呈现在眼前时,真的会小小感动了一下……
所以喜格格想,我真的很幸运,不仅受到很多人的照顾,书中许多小细节也令人惊喜的被注意到,感动得乱七八糟啊
最后,希望大家会喜欢这本《金童的游戏(2)》,谢谢大家,也祝福大家每天都开开心心、健健康康的度过。陶乐乐,标准乖乖牌上班族一个,虽然称不上拚死拚活,但每天都很努力工作,赚取刚好够挥霍的固定薪水。
她对挥霍的定义,是每天下班可以和朋友去吃不同的食物,例如有名的卤味、香辣的鸡排、新鲜的肉圆等,假日则是各大餐厅的各国美食料理。
她也常自发性期待工作中偶尔出现的短暂闲暇—有时是主管买了什么名产来分享,有时是同事们约着团购。形式也许不同,但大多脱不了跟吃有关。
这就是陶乐乐的生活,听起来好像有点过于单纯,但她本人可活得相当起劲。
她最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记得对自己好一点」。
这句话是谁跟她说的,老实说,她已经忘了,不过她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时常反复温习它。
其实这句话,不仅只有话里的意思能温习,对她说这句话的人当时那温柔的语气,也是令她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回忆的原因。
一年多前,跟她交往快四年的男友劈腿,她永远记得自己发现后提出分手时,对方说了,男人可以把性跟爱分开。
她很怀疑这句话,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地告诉他—不管你上半身跟下半身怎么有办法各过各的,我很清楚你根本不爱我,因为如果你爱我,就不会用这种方式伤害我。
她跟他当场就分手了,之后,她痛哭失声到眼睛差点瞎掉,脑子却不知为何牢牢记住了他那句「男人可以把性跟爱分开」的鬼话。
后来朋友跟她说,知道自己被劈腿,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分手。男人不分手,主要是因为不甘心,不甘心常会让男人做出很多令人费解的事情。
而女人能痛快分手,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大脑太理智,二则是根本没爱过那个男人。
听起来都满惨的。于是那天晚上,她关掉手机,躲进一间感觉很棒的夜店喝酒疗伤,结果她的确成功忘了前男友,但最大功臣不是酒,不是好听的音乐,而是她发生了一件比被劈腿更可怕的事—跟一个不认识的男人发生一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