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住窄(41)

2025-03-03 评论


答非所问。她瞪他一眼。“我偏要。”

“只有红萝卜。”

“真的?”她有点不信。“青椒呢?菠菜呢?”都是小孩子会挑的食物。

“真的只有红萝卜。”

“是吗?”她歪头瞧他,难免有点好奇。“为什么独独不吃红萝卜啊?”

他沉默几秒,答道:“我六岁时曾被独留家中将近半个月,冰箱里只剩红萝卜。”

“……啊?”她整个人呆住。六岁?独留家中半个月?他爸妈呢?一连串不可思议的问题自心底冒出,她才发现自己对他的家庭和身世一无所知。

究竟是怎样的成长背景造就了他这样的个性?她想破了头,却还是一片茫然。

***凤鸣轩独家制作***bbs.fmx.cn***

认识高悟森父亲的朋友都认为他是个特别且颇具传奇性的人。

他热诚率直又浪漫成性,跟他妻子因为看了同一出舞台剧而相识,两人同样热中于戏剧,彼此情投意合,没多久就闪电结婚,婚后第三年生下独子,但在儿子五岁时妻子就不幸因急病过世。

过了几年,他始终走不出丧妻之痛。像是要找出生存的价值,致使他对戏剧的着迷程度更疯狂,有时一不小心就忘记家里还有个儿子。直到儿子上小学三年级那年,不知是不是因为家里藏有很多剧本且耳濡目染的关系,他偶然间发现儿子有创作戏剧的天赋,又惊又喜,从此将人生希望全寄托在儿子身上。

当时他最爱骄傲地跟人说:“以后我要自己开个剧团,演我儿子写的剧本。”

为了让儿子有丰富的人生经验,他常藉工作之便带他四处走,有一年还住在山里接触大自然,父子俩每天都得花好几小时通车。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几年,儿子终于受不了了,开口抗议,他们才不再像游牧民族,有时早上在台北,晚上不知在台湾的哪里,睡觉的地方也很少在同一地方。

后来,他无意间结识了一个跟他一样狂热的人,两人越谈越投契,简直是相见恨晚,很快便决定合资创办一个剧团。他一口气把这几年来的积蓄全拿出来,不够的到处去借,什么都办妥了就等开张,对方却卷款跑了。

那一年,他儿子——也就是高悟森,正就读国三。

“糟糕耶,那个人好像跑了……而且连钱也带跑了,怎么办?”高悟森还记得听到这番话的当时,自己正在写数学习题,且正好是个答案“无解”的题目。

不知是幸或不幸,对于这样一个精于制造波澜的爸爸,他渐渐学会无动于衷。

在记忆片段里,他似乎不曾怨恨过爸爸,即使自己曾遭他忽视许久。

因为那段日子,爸爸总在夜里看着妈妈的照片看到失神、看到流泪,眼中什么也容不下,就算面对镜子,恐怕也看不到他自己。

为了偿还那一大屁股债,他没升高中,自愿休学一年,在爸爸认识的一个剧团行政总监兼编剧身边当专职的私人助理。父子俩过了好长一段苦哈哈的穷日子,后来他一路半工半读直到上了大学,家境才逐渐好转。

他读大学的最后一年,爸爸租了间小房子,在门口挂上“悟森工坊”的招牌,拍拍他的肩,笑咪咪地说:“儿子唷,这就是我们的新起点。”

这就是“悟森工坊”和高悟森的故事。

而仅从王叔口中得知片面资讯,这戏剧化的人生已足够使陶菲菲惊愕得嘴巴久久合不起来。“这些……全都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我可是从高老大学时代就认识他的老友,可说是看着高少从小长大的,在高老失心疯的那段日子还曾照顾过他呢。你还想知道什么,尽管问!”话中的“高老”指的是高父。

“他……他……”想问的不少,但都不知让怎么出口,最后问出的是没啥意义的一个:“他真的在山上住过?”

“是啊。”王叔悠闲地喝一口茶。“有一次高少还被毒蛇咬伤,差点送命……那时他几岁?唔,好像才十一岁还是十二岁?”

她目瞪口呆,发不出声音。年纪轻轻就在鬼门关前走过一趟,这种人生经验不叫丰富,该叫悲惨吧?!

“那……那……他们就是从这里重新开始的?”她环顾四周。

王叔摇头。“当然不是现在这个地方。我想应该就只比这房间稍大一点吧。”他伸手前后左右比划一下。“不过高老待人热诚,朋友多、人脉广,大家都肯帮他壮声势,现在团里几个资深老演员都是他当时找来的;加上几个知名编剧都跨刀为剧团写过几部剧本,名声慢慢打起来之后,高少的创作才能顺势推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秋风醉 高悟森 陶菲菲 芳邻情缘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