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地带?(5)

2025-03-03 评论


还好校长先换了个话题,说:「怎么样,看你和孩子们都已经混熟了,应该可以继续留在这边做代课老师,帮帮我吧?」

实际上,受到较大帮助的人,是曜辉。

连在大都市都有就业困难的问题了,搬到这小镇之后,曜辉头一个面临的难题就是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小镇上务农的人多,他本来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得打一阵子临时工,看是替人家摘水果或是拔草等等……可是老天爷却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为他打开了一扇门。

几周前,为工豪豪转学的事,曜辉来拜访林校长的时候,凑巧看到贴在校内公布拦的征代课老师公告。毕业于公共管理学系的他,虽与上头所列必须是大学相关教育科系出身的条件不合,但是大学时代修过一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又曾是高考二级出身公务员的经历,让曜辉大着胆子向林校长毛遂自荐。

事情远比他所想得还要顺利。

林校长对曜辉的履历非常满意,直说:「太好了,我们找代课老师已经好几个月了,可是我们学校地处偏远又交通不便,而且经费短缺,也无力供给老师交通费,就连一名分配到镇上帮忙代班的役男,都做不到两天就给我找生病的藉口开溜了。唉,我都已经放弃希望了说……」

「但我并没有考过代课老师的资格,这样没关系吗?」曜辉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暂时隐瞒住自己官司缠身的状态。

「哎,不要紧、不要紧,镇上的人知道老师难找,不会有人恶意找碴的。如果你时间上能配合的话,我希望你明天就来上班。」林校长紧握住他的双手,久久不放地说:「拜托你了!」

后来曜辉才知道,这间全校学生总数只有十八个人的迷你小学里,校长已经「住持」兼「撞钟」,靠他一个人扮演学生的各科老师与身兼教务、校长及校工之职,撑了半学期。怪不得他用人孔急地要曜辉立刻开始代课。

拿「绝处逢生」来形容彼此的处境,或许言过其实。

但林校长和曜辉都很庆幸,彼此能「供需一致」地解决了眼前的难题。一个是幸运找到一份薪水虽不高,但养家活口已绰绰有余的工作;一个是能从整天忙得像颗陀螺般打转的苦海中,高喊「我终于解脱」。

「校长愿意继续收留我,我是求之不得。」淡淡一笑,曜辉问道。

「呵呵,虽然以你的资历,埋没在这乡下小学屈就一名代课老师,无疑是大材小用,但我还是要自私地说一声,你能来真是太好了!在这里要找到一名好的代课老师真的不容易,而我一个人也力不从心,兼顾不了这么多课程。有些时候还不得不牺牲课外补充的教材,体育课也无法陪他们尽情运动、游戏,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高年级的学生进度落后。被无能为力改变现状的大人们局限住,没办法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品质,这对他们而言是很不公平的一件事。」林校长有感而发地说。

针对这些问题,同感受莫能助的曜辉,只能默默聆听。

「啊!抱歉、抱歉,让你听我这老头子作无聊的抱怨,耽误到你的时间。」林校长发现他只能呆站在旁边,赶紧说:「你忙你的,我也该到校门口去站岗,指挥交通了。」

和校长挥手说了声「等会儿兄」之后,曜辉回到办公室内整理要带回家批改的作业本、未评分的考卷,收拾好公事包,准备到教室去找豪豪——能够父子一块儿出门、一块儿回家,也是搬到镇上来后才有的新体验。

不再有扰人的新闻记者跟前跟后,没有走到哪儿都受人白眼的对待,更无躲躲藏藏的必要。

单纯而没有压力的工作环境。

日出而起、日落而眠的规律生活。

这些就是搬到「碧山庄」(—移居到山间小镇)的曜辉,日渐稳定下来后的恬淡、静谧日子。虽然偶尔不免会想念起大都会中繁华、紧张、刺激的一面,但他却加倍珍惜好不容易能不受外界干扰的这份平和宁静,所以他毫不后悔自己离开台北的决定。

「把拔,今天晚上要吃什么啊?」

手牵着手,曜辉父子两人走在小镇最热闹的一条街上。由于每天定时行驶六个班次的公路局巴士在这条街上设上有站牌,因此让这儿自然而然地成了镇上「人潮」最聚集的地方。即使说「最」热闹,但顶多只是有间邮局、一间银行办事处及兼卖农家直销蔬菜的杂货店,是条仅能供应基本生活所需的商店街。

「买些鸡肉,回去煮咖哩。」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李葳 铁曜辉 王逸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