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想问明明你没有编写另外两种结局,为什么还设计让观众投票?」
看来他针对的不是海伦。凌云侧首以眼神安慰被帅哥冷落的海伦,没有回答。
「能告诉我吗?」
「知道了对你有什么帮助?」既然对方用中文,她自然随客意以中文说话。
他摇头。「没有帮助,我只是单纯感到好奇。」
「又一个资优生。」凌云似笑非笑转了半圈椅子,双手抱胸仰首看他。「哥伦比亚大学?」只有这种人才会像学者一样,遇到问题直觉反应就是找答案。
「别岔开话题。」
「我怀疑用这种态度问人会有得到答案的可能。」
「妳根本不想回答。」骆仲齐自认才不超过十句话就已经接受来自对方不少的挑衅应该足够,说话的语气也不客气起来。
「哎呀呀──你看得出来。」凌云刻意的讶异无疑是火上加油。
「真正不懂礼貌的人是你。」
「喔?呵呵呵……老兄,礼貌是拿来违背的,就像世界纪录是用来被打破一样,呵呵。」凌云轻耸双肩,作势起身。
她才走一步,发现身后也响起一个脚步踏地声,回头,看见一定要得到答案的执着表情。
「你啊,一定是刻苦勤奋、每天作息固定的乖乖牌留学生。」
骆仲齐因讶异而微微扬起了眉。她说中他的留学生生活状况,可是也因为她话中的讥讽而动气。
「你怎么知道?」
「只有这种人才会有这般难缠的驴脾气。」她朝他甜甜一笑,剎那间不经意的笑容让人陷入呆楞,忘却其中暗藏的邪意。「我没有让人服侍更衣的习惯,但如果你想服侍我,看在你这张脸上,我可以委屈一点成全你。帅哥,想帮我换衣服吗?」
「你──」眼前的人朝他咧嘴一笑拉上帆布帘,让骆仲齐一肚子气无处可发。
十分钟后,凌云像变魔术一样消失在后台却没有人看见她更让他印象深刻,活脱脱就像只坏心肠的猫,把别人作弄到七窍生烟的地步之后,吐吐舌躲起来不见人一样。
这个恶劣的猫女。留学生一个人只身在外,在生活或学业上难免会有问题,但也常因为是留学生,处在被当成外国人的异乡往往有困难也求助无门,原则上如果是关于学籍或居留当地的问题,台湾设在邦交国的大使馆或非邦交国的办事处都可以为留学生解决,但再怎么照顾也是有限,毕竟官方人员也有碍于政治环境、无法施力的困难。
在美国吃过这种苦的留学生有鉴于此,联合在美国的台籍留学生,成立了留学生交流会,美东、美西各一个,由分散在各校的台籍留学生自选一名合适的代表,再从这些代表中推选正副会长及干部,其他没选上的则是成员,一方面是各干部网罗助手的对象,另一方面则须负责与自己所代表的学校里的台籍留学生保持联系,每一个俨然都是该校台籍留学生的领导者,制度仿自将总部迁到纽约的联合国。
而尊崇自由风气的美国,对于留学生的自立方式除了认同,更是鼓励,所以在团体成立的申请上并不会太过刁难。
不单是美国政府的鼓励,美国各大学也欣然接受如此自立形成的团体,对他们来说,这样的团体存在可以让他们精确掌握外籍学生的情况,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这些留学生在学校里发生问题时,他们可以立刻向在校的交流会代表提出,有一个明确的对象可找。
而台湾的外交人员也因为留学生能自立,一方面可以提升国家形象,一方面可以让他们省下不少事,所以更乐意见到交流会的成立,也免费提供地方让交流会有明确固定的会址及开会办公场所。
这一切的雏型得以顺利塑成,前数任的交流会所有成员功不可没,更将交流会推广到高中留学生群,让他们进入交流会先行观摩习惯。然创业维艰,守成当然也不简单,否则这一群堪称留学生菁英中的菁英们何必愁眉深锁,让开会气氛死沉到极点。
「如果两地交流会能合而为一,许多制度可以合一,这样不但可以减少东西两地留学生之间的隔阂,也可以联系两地留学生的感情,否则东西各管各的事,就失去当初成立交流会的目的。」交流会的公关长黄美茜阐述自己对于美西交流会传真来的提议的看法。
活动长杨凯则提出不同看法:「美东、美西的距离又不是像住在隔壁的邻居那么近,如果并成一个,借问一下,会址要设在哪里?如果设在这里,美西的人会同意吗?如果设在美西,那我们这边的学生会不会抱怨?还是为了公平,设在鸡不拉屎、鸟不生蛋、乌龟不靠岸的美中?」话还没说完,参与会议旁听的成员们私下爆出笑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岑扬
骆仲齐
凌云
烈女缠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