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情假意(15)

2025-03-04 评论


被这么一吼,他的口气也差了:

“好吧好吧,不找你,找别人去!”

说完便迅速摔上电话。

宋忆龄对他幼稚的举动除了摇头,另外就是暗暗庆幸了;还好,她没有把自己的人生交到那种男人的手上……人生究竟应该怎么样定义?什么样的人生才叫完美?

如果,将宋忆龄的人生分为三等分。

如果,所谓青春期便等于叛逆期的话,那么,在她十六岁之前,都称之为“童年”,因为那段时间她的生活中只有家庭和学校,而人仅在童年阶段才会时常将“妈妈说、老师说”挂在嘴边,单纯得不能再单纯,甚至,她根本不懂叛逆为何物。

十六岁至今,称为第二等分,除了十七岁那年的人生插曲,她的生活还是只有学校与家庭,因尢有许多奇奇怪怪的“癖”,例如恋家癖、恋床癖、恋物癖、洁癖等,所以她不喜欢出门,更别说是远行了;于是,她二十几年的生命除了单纯、单调、平淡、平凡之外,找不出其它精彩一点点的形容词来了。

至于第三等分,是不可知的未来。有多长无法预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倘若她不肯改变一下她的人生观,那么,即使她长命百岁,那一成不变的生活还是会一直跟着她……

人的一生也许求的尽是平稳知足,但是,当临死前,脑海里所浮现的一生竟然没有一丝丝回忆,只有日出日落、只有物换星移、只有呼吸……如此,算不算是白活一场?

曾经看过这么一段文字:如果我只有六十年的生命,那么我宁愿一半幸福、一半痛苦;虽然一般人害怕痛苦的滋味,但如果没亲身体验过,又怎么明了什么叫痛苦?为人不易,不该白活。

当时,她心里是很有感觉的,只是,时间一过,她依然故我。

不知为何,任何改变都会令她感到强烈不安,所以,她把自己关在她认为安全的圈圈里,不论外界如何变化,她仍旧是她。

有人怕她自闭、有人骂她懦弱,但她不予理会,她喜欢这样的生活,何须在意别人眼中的她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当然,她并不排斥任何可能的改变,也许只是一个念头。

有人觉得财富是人生最大的目标,有人觉得是权利、有人觉得是兴趣、有人觉得是安稳……每个人对人生下的定义不同,也都不喜欢被别人所干涉,人人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种想法也许有些为她的消极自圆其说的意味,但何妨?就算她会平凡一生,又或者老天突然决定召她回去,她都不在意。

“叩叩。”

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打断宋忆龄的沉思。

她在电脑前坐了好几个小时了,但因为没有灵感,始终打不出句子,不知不觉便发起呆,这下正好,有人来叫醒她。

伸了个懒腰,她缓缓走去开门,却在见到来人时整个愣住——

“谁让你进来的?”

他打从那夜挂她电话后,便失踪了几天,这会怎会贸然出现在她家?

“你妈啊。”杨启犹猛对她微笑。

“怎么可能……”妈咪不是对他反感到了极点?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今非昔比了呀,咱们儿子都那么大了,而你也成熟了。”

“什么意思?”她在揣测他这句话背后的真正含意。

“嘿,你的反应愈来愈好了。”

“别打马虎眼。”她是听出些端倪,但她一点都不相信妈咪会更改初衷,分明是他在那自以为是!

“我是来请你吃晚饭的。”

“不想去。”

“为什么?”

“你先回答我的问题再说。”

“边吃饭边谈,饿着肚子让我不想多说话。”他狡猾地交换条件。

“你有什么企图?”宋忆龄忽然戒慎地盯着他。

杨启犹将手一摊:

“对你,我能有什么企图?敢有什么企图?”

“别带我去太高级的地方。”宋忆龄考虑了三分钟才答应他。而特此声明,是因为她了解他绝对不会把帐单平均分摊,但她又不想欠他几顿饭的人情;毕竟,他们除了共有一个孩子,什么关系都不是。

“那去普通高级的餐厅就好。”

语毕,他霸道依旧地拉着她就往外走。

坐进以前常来的牛排馆里,和杨启犹那段轰轰烈烈的恋爱回忆蓦地倾巢而出,像投影机一幕幕晃过。

然而,时间真的能改变一切?

至少在她而言,对于杨启犹,回忆依旧,但当时心底那股强烈的感觉已经不再了。如今面对他,只是面对一个朋友般,甚至是还称不上知己的朋友罢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梵冥冥 邵宗贤 宋忆龄 网络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