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梅实在居功至伟。
然,行内以至于行外人,往往将惜梅应得的称赞减半,认定举凡是附骥尾的,根本不交吹灰之力,也会得水到渠成。
罗家的那起姨妈姑爹亲戚尤甚,老是笑吟吟的把那句:“大嫂,你真好福气哟!”挂在嘴边,相等于完全抹煞了人为的努力。
甚至有些罗致鸿的朋友,都会把手搁在他的肩转上说:“老兄,你真是爱敬贤妻得可以,有甚么功劳都尽往她头上放。现今流行企业明星,你是力捧妻子无疑了!”
听了这些话,惜梅不是不气闷的。
无功不受禄,对得很。
然,当自己的而且确有汗马功劳时,总应该实至名归才好。
对于无非份之想的她,尤其易于感触委屈。
这一次,是大好时机,一显身手了吧!
反正罗氏上上下下人等都知道老太爷一言九鼎,甚至临危授命,不可冉在香江下注。太子爷是完全准备言听计从了。
如果就此时,异军突起,赢了就心名重江湖。
当然,凡事必有正反两面。
万一这一铺押输了,就无人会为自己挡架,必须全部承担后果。
惜梅在发挥壮志豪情的当儿,也不无少许疑惑与踌躇。
她把心事告诉挚友郭嘉怡。
当时她并没有想过,自己需要的支持相信心来自闺中好友身上而非源于襟枕伴侣,已是一个危险的讯号。
郭嘉怡生性豪迈爽快,更不觉得有何不妥。反而义不容辞,悉心尽意地为惜梅排难解交,予以鼓励。
“几时都是宁为玉碎,不作瓦全。”郭嘉怡非常肯定的说。
“这并不表示你对七九之后有信心?”惜梅问。
“我对政治全无认识,何来信心?只不过,情况只有三个,其一是日后香港跟大陆无异,样样打成一片。其二是维持原状,坏不到那儿去。其三是比现今更繁荣。有三分之二机会是对继续投资的态度有利的话,何乐而不为?”
稍停,郭嘉怡又补充:“或者、会觉得我的这个算法不妥当。三个可能性的比重不一定均等。然,还是那句老话,成王败寇,必须赌一铺。如今你放弃了这个机会,将来也一定要另外押一铺大细,始终赢的话,何不早早飞龙在天?注定输的呢。劫数难逃,也无话好说。”
这就是等于鼓励宋惜梅放手干去。
思而想后,宋惜梅终于拿定了主意。
不单为了得看了郭嘉怡的那番说话壮胆,最主要的还是宋惜梅对于香港人品性认识的深切,。
她完全无法相信,香港人那炒家赌徒,分秒必争,磨穿了蔗都不肯轻率离场的性格,会作一百八十度之转变,其时距九七还有那么十多年的光景,怎么可能就由着大好福地立时三刻变作一潭死水?
宋惜梅想,有三分钟余下来,香港人都会设法谋两个机会翻两次身,到最后一分钟才会悻悻然放弃?
于是,她坚决以和誓把那幅湾仔近海旁的地王承购下来,独力发展。
罗致鸿原本还取笑她:“太太,你似乎誓无反顾?”
“对,决不言悔!”
“大不了当不成独当一面的地产巨人,就乖乖的继位做我的罗夫人,是不是?”
语气是无可否认的有些少轻蔑成份,然,惜梅不以为意。
大局还未定下来,未必不是自己吐气扬眉的时刻。
日下,就由着丈夫耀武扬威一阵子好了。
果然,不出一年,转机呈现。非但市面风声鹤唳的信势减弱,且正正如宋枯梅所料,港人岂是甘于寂寞,自白由着时光流逝,而不抓紧了大时代的风险作为暴发机会的,真实几稀矣!
惜梅走的路也真的走对了。
她把地皮改建住宅,集中火力向准中资机构,拿他们作推销对象。
那年头,要港人有信心,率先投资本城的就是中资企业。这是非常顺理成章的。
如此一来,要营运生意,必须派员驻守。这好比世界上的其他一总名城巨都,几曾见过有市中心的住宅楼宇会租售不出的呢?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举一反三,太多凭借令宋惜梅依样画葫芦。
她细心视察、大担尝试获得了肯定的回报。
一桩海傍大富,百分之七十为中资机构认购,投资全数口笼。
宋惜梅把守着其余的百分之三十物业单位不放,坚持待价而沽。果然得心应手,一踏进八五年,地产已是一起兴旺。
很明领地,宋惜梅的名望在建筑界响亮起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凤仪
罗致鸿
翁涛
沈沛昌
方修华
宋惜梅
郭嘉怡
连俊美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