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还依旧(9)

2025-03-04 评论


说到底,李俊英是聪明人。她知道穆澄敏锐的心思早已洞悉乾坤。她现在即使跑到她跟前去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也不能再挽回穆澄的心。

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当穆澄再落难时,赶快证明自己的态度与立场,那才是重建友谊的时刻。

政客一定要敌我分明,太过份面面俱圆,任何人在赞美对方世故老练之同时,心一定冷笑及起了戒备。

李俊英由小到大,直至现今是立法局的一员猛将,都不曾体会到最最重要的关键问题,是她表面上做人相当成功的背后的一个疮疤,总会有一日发作出来,后果堪虞。

目下,方诗瑜听到对李俊英的批评越来越多,穆澄很替俊英担心,说到底是一场同学,但总自觉无能为力,因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她认为恰当的处世法则,旁人休得妄议!小时候的这种经验,对穆澄真是刻骨铭心。

以后呢,类同的事件,类同的角色,类同的结果,在她的前半生,不停浮现。

认真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走到文化圈子去寻食,一脚踏进去,争赢了几个不错的专栏地盘,立即受到各方非议,把她的文章议得一钱不值,那种声讨的气势,直烧到各报的总编辑办公室去,威力差点到达将之铲成平地。若不是有几个栽培穆澄的老编辑,把持得住,本城不会再有这么一个作家的存在了。

写稿十多年,穆澄永不打笔战,被人冤屈咀咒,骂得如狗血淋头,她都忍住,绝不回应。还是老话,她不是个吵架的女人。

方诗瑜的道行始终比她高,说:

“财经版以前经常说我,这阵子疲态毕露。”

“只为你不回应!”

“不,只为我根本没时间阅报。”方诗瑜摊摊手说:“全部由我秘书指定报纸,只把有要事报导的市场讯息新间剪给我看,其余的没法兼顾。”

“你建议我写专栏,连副刊专栏都不看?”

“孺子可教也!”方诗瑜翘起大拇指赞。

替陶祖荫煮的一顿饭,惹来穆澄一大堆回忆,有点感慨。

把一汤三菜放到饭桌去时,疲态毕露的是穆澄。

陶祖荫喝了一口汤:

“汤是滚的,不是煲的!”

穆澄知丈夫脾气,他喜欢饮煲好的汤,那才够火侯。

“对不起,时间不够!”

“为什么早上不煲好汤才出门去逛街呢?”

穆澄想分辩,第一、她从早上起床后,根本没有停过。为了要去书展站岗,她要先把稿子赶好,传真至报馆,才能出门。自己姓什名谁也记不起来,怎么会记得煮汤?

任何人投入在工作之中,都会浑忘一切私事。

只可惜,坐办公室的人是名正言顺地上班,在家里头造胶花,或爬格千的熟手女工,却没有被视为也在从事一份正经工作。

徒呼奈何。

其二、穆澄很想大声抗议,她不是去逛街,到书展去值班,是她的本份与责任,对业务有惊助。

谈起逛街,穆澄差不多有半年未踏足过百货公司与名店。

她不敢。

那些最吸引妇女的服饰越来越贵,一念到要笔耕整几个月,才能支付一套像样的套装,她的心就寒起来。

每次方诗瑜邀请她结伴到名店去选购衣物,她总是借故避开。

人比人,比死人。

那方诗瑜一跑进名店去,气势如虹。一式几件全部包起来,差不多免试身。

在商场上习惯大起大落的女强人,不是挥金如上,而是经历金钱数字一般以千万甚至亿万计算,那一万几千的一件半件衣饰,怎么会看成一回事?

穆澄不同,举凡超越三位数字的银码,对她,就有震撼力。

唯其如此,何必自暴其丑,自惹烦恼?干脆眼不见为净。

故此。她很少逝街。只除了到超级市场去时,会流连得久一点之外。根本早已忍痛一刀斩断购物欲。

然,这种心态的转变牵连着环境的掣肘,她从没有跟陶祖荫提起,免伤他的自尊心。

妻子的身光颈靓、衣履鲜明,有一定程度上反映丈夫的经济能力与慷慨程度。

她不能令祖荫不安乐。说到底,一个以专业资格去打工的人,年薪半百万,也不过能维持中上家庭而已。

现今,他们小两日子,公一份,婆一份,各施各职,两个人有两份粮,还有甚多松动。一旦有了孩子,支出就不可同日而语,且祖荫的家累,其实十分重。他的父母及弟妹,还得依赖他为生。

这也不去说它了。一念及二代这个问题,穆澄就头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梁凤仪 罗致鸿 沈沛昌 翁涛 方修华 宋惜梅 郭嘉怡 连俊美 阅读指数:最新章节: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