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的一声,几张稿纸被重重地甩在桌上,其中一、两张还散落地面,随后传来怒吼声——
“杨玉环,你写这什么烂东西,我叫你写一些刺激、与众不同、别出心裁的报导,不是叫你科学研究报告,你交这份研究报告给我干嘛?”总编咬牙切齿地吼道:“地球是如何产生??”他用力拍桌。“什么狗屁东西,什么烂标题,要交科学报告可以,去采访诺贝尔奖得主。给你一个礼拜时间回去重写,再交不出令我满意的稿子,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老总,你你不要生气,我很用心在写的,可是可是你都不满意。”杨玉环站在总编桌前,低声委屈地说,涨红的小脸和总编铁青的脸形成强烈对比。
“我不满意?你交科学研究报告给我教我如何满意?你当‘第一线杂志’是科学研究所啊,刊登这种稿子我甭赚钱了。总之,一个礼拜内交稿,记住,要特别的题材,不是研究报告,现在你可以出动了,我不要再见到你。”他闭上眼疲惫地叹口气。
杨玉环苦着脸走出总编办公室回到位子上,几位同事见她被训,纷纷同情地上前安慰,杨玉环感激地笑笑,老实说,进杂志社的一个多月以来,挨骂的职员名单上几乎天天都有她,她自己也搞不懂为何每天都有乱子好出,她坐在位子上苦熬着,好不容易下班时间到了,她立刻走人。
杨玉环意兴阑珊地漫步在街上,低头苦思要写什么题材才不会又被总编打回票。
“特别的题材、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她低声喃喃自语,仿佛这样反复反复地念着就会有奇迹出现。
她心不在焉的低头走路,一不小心和前方来人撞个正着,她的皮包及对方的书籍散落一地。“对不起,对不起,”杨玉环知道错在自己,一再地向对方赔不是,并弯腰捡拾地面的散落物,她看到一本休闲孀志掉落的位置较远,赶紧跑过去捡,杂志无巧不巧被见吹翻开书页,杨玉环捡起来顺便瞄了一眼标题——“台湾黄金单身汉排行榜。”这个标题有趣,挺吸引人的,她就蹲着看起内容,才看一下就有人叫她。
“小姐,对不起,杂志能不能还我?我还有急事?”一名身着绿色套装的女子站在旁边。
杨玉环不好意思地将杂志合上递还给她,同时连声道歉一番。待人走后,杨玉环站在原地沉思,突然茅塞顿开的拍一下手,自言自语道:“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可以采访那个什么排行榜第一、素有‘商业鬼才’之称的陈子威?替他做篇专访一定很有可看性,呵我真是天才。不过,也真奇怪,这么有名的人为何没人想过要采访他?看来是我聪明过人,比别人先想到。”她兴奋地仰头大笑,突发的举动引来路人注目纷纷用一种特异的眼光看着她。
杨玉环察觉自己的行为引人侧目,不好意思的红了脸,但又实在得意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忍不住捂住嘴弯下腰又偷笑起来,她笑完后,一改之前委靡不振的态度,精神十足的踏大步回家去——
隔天一早,杨玉环从衣柜内找出一件她平常舍不得穿的新牛仔裤,然后搭配白色T恤,及腰的长发随便梳理几下便用橡皮筋束了起来,对着镜子一照,非常满意自己干净俐落的形象,出门前再次检查背包内的用品,一切无误后,朝气蓬勃地出门去了。
杨玉环搭公车坐了好长一路。终于来到正宇企业大楼的门口,她惊讶地仰望着这栋典雅的建筑物。
大楼采用圆形建筑,外观使用玻璃帷幕,经阳光照耀,整栋建筑璀璨夺目,宛如一座发光体。服务台设置在大厅正中央,为配合建筑造形,服务台也呈圆形设计,四扇大型透明自动门供人进出,无论从哪个方向出入都很方便,而且由外可看进内部,予人公开化、透明化的感觉,对公司而言很很具有正面作用。
正宇大楼的外见仿若是一幢艺术殿堂,不知情的人会以为它是美术馆或是五星级的大饭店,怎么想也不会认为它是一间公司。
杨玉环回过神来,在心中大喊一句“加油”后,就抬头挺胸的走进正宇大楼。
赶上班打卡的人潮已过,多部电梯都空着没人使用,她走进电梯后按下数字十七的按键,看着指示灯一格一格的往上跳,她知道通常职位越高,办公室所在的楼层也越高。
“当”的一声,十七楼到了。
“好安静哦!”杨玉环轻声说着。
她走出电梯左右探望一下,经她浏览一圈后发现没有她要找的办公室。
“奇怪,怎么都没人,害得我无法问路。”才刚自言自语完,就在角落发现一座楼梯。“真神秘,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