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坦白,这一本书我写得很辛苦,除了时间很赶外,还因为……写它的时候,璐璐在看新版的天龙八部。
试想,一边看悲惨的连续剧,一边又要写轻松的爱情小品,整日心神不宁,情绪摇摆不定的,能不辛苦吗?
怪只怪那日璐璐在网上偶然看到关于新版天龙八部的好评,於是一时心痒痒,去买了那套「害人」的VCD。
《天龙八部》是金庸小说里我最喜欢的一部,记得当年是从中间看起,虽然一会儿段誉、一会儿乔峰、一会儿虚竹,年轻尚小的璐璐弄不清到底谁是男主角,但看到小镜湖畔,阿朱被心上人打死的那段,顿时被深深吸引了住。
后来,阿朱的印象渐渐被阿紫冲淡了,且乔峰也成了金庸笔下璐璐最爱的男主角。哈!想起来还有点不可思议,一向喜欢英俊小白脸的璐璐,居然把「最爱」这个词用到了莽夫模样的乔峰身上,真不知是著了什么魔。
关于胡军,璐璐从前对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知道他因为蓝宇那部同志题材的电影,在香港得了个什么影帝,本以为他比较擅长演花花公子之类的角色,后来,看到他扮演乔峰的剧照,披头散发的,也有稍许失望。
但当这部连续剧结束,王菲唱起片尾曲时,我还是不得不佩服他--虽然眼睛小了点,头发乱了点,然而乔峰的英雄气慨、侠骨柔情,在他的诠释之下,却丝毫无损。
有人说,胡军演的乔峰不够爱阿朱,不如黄日华演的那样深切,不过,我倒觉得够了。
这一版的连续剧中,乔峰对阿朱感情的高潮,不是在两人相处之时,而是在他打死她后。
或许当阿朱活著的时候,他已经爱得很深了,但他一介莽夫,不懂得表达情绪,即使他懂得表达,那时的他,报仇的想法还是占了上风。他对阿朱的感情,其实感激比较多,待到阿朱死了,酿成了塞上牛羊空许愿的遗憾,他才意识到对她的浓情。
所以,他才会在艳阳下把阿紫看成是阿朱,一把搂紧她,低低地问:「阿朱……阿朱,你还疼吗?」
这时候,我们不由得回忆起许多画面,特别是日暮的河边,篝火的映耀中,他看到微风拂乱了阿朱的长发,无声地伸出大掌,轻掬那缕乌丝……月光的倒影,亮晃晃的,置於河水中。
这种若有似无的情感,最能让人回味。偶尔流露出的铁汉柔情,因为偶尔,所以更显弥足珍贵。
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写出这样的感情来。璐璐笔下的男主角太过於顽皮、油腔滑调,似乎总是利用欺骗的手段把女主角弄到手,唉!什么时候我才能创造出像乔峰那样朴实无华的男主角?
乔峰最后两肋插刀而死,死在他三十年前就该葬身的那座悬崖上。虽然我觉得他的自杀完全没有必要,且这让我事后心情很沉闷,但还是有一丝欣慰--他终於脱离喧嚣的尘世,去另一个世界找寻阿朱的身影了。
总而言之,我是太入迷了,不知对於阿朱和乔峰问的情感,你们是否也有和璐璐一样的想法呢?清晨四点,大多数人还沉浸在香甜的美梦中,然而,方仪琳枕边的闹钟却已铃声大作。
「不要吵我--」
她抓起那烦人的闹钟往墙角狠狠一砸,继续蒙头大睡。
忽然,她像是被什么吓到,「啊」的一声,猛地坐起身来,揉揉眼睛看著漆黑的四周。
发了一会儿呆,她腰酸背疼的走进浴室,将自己略微浮肿的脸埋进冰凉的水中,再站直身顺手推开旁边的窗户,让春天清晨的新鲜空气飞进屋里,深吸口气,让神志完全清醒。
人们常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可对方仪琳来说,她最向往的却是通宵达旦的生活,哪怕会因此而使健康亮红灯?
然而,已经两年了,当华灯初上,别人也许正在约会,或舒舒服服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心爱的连续剧时,她却得乖乖上床。
却又得在这样一个飘苦细雨的清晨,不得不痛苦的起床出门。
没办法,谁叫她有那样一份悲惨的工作呢?
她只觉得满腹委屈,她这人没什么野心,生平最大的愿望就是像童话中的睡美人那样,睡一个万年长觉。
可惜,她眼睛睁开的时候总比闭著的时候乡多
「女儿,妈咪回来了。」
客厅忽然传来一声轻快的叫唤。
别人的妈天一黑就回家,而方仪琳的妈都是天快亮才回家。守寡多年的方母,用一种极消极的娱乐方式--打通宵麻将,来麻醉自己思念丈夫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