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台风波录_作者:轻微崽子(465)

  宋虔之唏嘘道:“到那时候秦叔当然会尽心辅佐。”他沉默了一会。

  宋虔之跟陆观都明白,等李宣坐上去,那自然是苻明懋和苻明韶都已经死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又有先帝的诏书在,唯独有一点棘手的是,东明王也是苻家子孙,荣宗跟苻家皇室不相干,李宣是因那梨花庵里的公主得了皇家血脉,东明王可不是。东明王的父亲是荣宗的弟弟,荣宗的母妃已经坐上皇后宝座,不可能再去抱养一个孩子。

  而李宣是个疯疯傻傻的。

  宋虔之总算理清楚自己心里那一丝动摇出在哪儿。

  太后要让东明王做皇帝,先帝的遗诏虽然不是这么写,但荣宗让李宣继位最大的原因是李宣是苻氏的子孙,荣宗忝居帝位一生,人到晚年,想起来这便宜儿子才是正经的皇家人。李宣自小侍奉苻明弘,两人吃住在一处,上学在一块儿,唯独荣宗没算到的是,李宣对太子动了情。荣宗忌惮周家,苻明弘出了事,李宣也疯了。而荣宗不知道李宣的疯是长久的疯,还是一梦南柯,将来又能恢复正常。于是荣宗给吴应中安排了一种可能,也给李宣留了一线,同时又答应皇后,将不受宠的苻明韶从封地接回,按储君培养。

  周太后现在要立的是东明王。

  宋虔之他们要立的是荣宗的儿。

  然而荣宗立李宣,本就是个变数,这是其一,其二,李宣是苻氏子孙,天家血脉,东明王也是。唯一的差异在于,李宣是先帝的种,东明王是先帝的弟弟留下的儿子。这点嫡庶之分,原是很重,李宣比东明王更有资格继承皇位。

  可李宣是个疯子。

  就让这点优势发生了微妙的倾斜。

  宋虔之叹了口气,摇头,从陆观的眼里看见自己难看的苦笑。

  “不好办。”宋虔之道,“苻明韶肯定是没戏,他在宋州、容州犯下的错,死多少次都不够还。太后让柳素光把他整成那个样子,一国之君,他断了腿,也有失体面。宁妃的身孕……”宋虔之犹豫道,“怕不是假的?”

  陆观:“怕就是假的。”

  虽然已经想到,宋虔之心中仍然不禁一凛,且又好笑又可悲。皇室得乱成什么样,才能发生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又一想,荣宗仅仅因为担心周姓外戚专权,为着莫须有的怀疑,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能下手。这荒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而苻明懋说的如果是真的,荣宗果真是被苻明韶让当年的陆太医杀死的,便是因果报应。

  “先帝的身世也是离奇。”宋虔之唏嘘道。

  陆观:“人到了高位上,无人牵制,曾经不敢做的事情,就会敢做了。当年荣宗的母妃,离皇后之位只有一步之遥,将亲生女儿送出宫,换了能让自己登上后位的儿子。荣宗与你姨母曾是战场上生死相依的情分,待到天下平定,对周家的这份忌惮,才敢落到实处。与整个周家的荣辱相比,先帝选择了解除自己内心的不安。”顿了顿,陆观又道,“才到京城的苻明韶,对你姨母何尝不是毕恭毕敬,对先帝也尽孝侍奉,但在先帝病重之际,荣宗对整个皇宫的控制弱化松动,多向前迈一步,就不必再战战兢兢担心什么时候被人从储君的位子上推下来。至于宁妃,一直不得宠,又无显赫的家世,在后宫里能够依凭的只有太后,只要太后肯开口,她没有什么不敢的,天塌下来,用不着她去顶着,不过代价也许是一条性命。”

  宋虔之静静听着,不禁感叹:“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又有古人说,人之初,性本恶。其实襁褓婴儿,何来善恶。纯善与纯恶世间罕见,一人一生由无数念头和取舍组成,善恶难分。”

  “是,许多事固然是利益驱使,也是一念之差,并无定论。史书里的铁口直断,不过是站在末端,向着来路寻因果,颠果为因,十分寻常。所以我们猜的,也许全然不对。”

  宋虔之被陆观逗乐了,一脚蹬在他的小腿上,笑道:“那你还废话个什么劲。”

  “想跟你这么说说话。”

  陆观一句话勾起宋虔之的遐思,是许久没有这样,好好地坐在一起,就他们两个人说说话。宋虔之一念动,扬眉朝着陆观投去一瞥,去抓陆观的手,在他的手上捏来捏去,犹如顽童。

  陆观脸发红,抽出手来,稳稳地握住宋虔之的手。他目中带着犹豫的神色。

  “有话?”宋虔之凑近些许,两手撑在陆观膝上,专心看他。

  陆观脸更红了,耳朵也偷偷泛起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