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今天也想辞职_作者:贰两半(46)

2019-05-15 贰两半

  朕甚至特地给他准备了机会,但那晚御花园里,他张了张口却什么也没说……

  诚然,那时的朕是怀疑他的;但他也非常干脆地把朕推到了对立面。

  在朕把秦王下狱的第二天,大将军与他的几个门生便开口求情。

  一边要朕杀,一边要朕放,所有的臣子都在试图站在自己的立场左右朕的决定,他们本该是辅助朕下决定,而不是替朕下决定。

  朕斥退了所有进言的人,并放言再有求情者或无证据便妄自要求处死秦王者,皆革官除职下狱。

  如此,朕获得了片刻的安宁……

  早朝过后,朕去见了他。

  天牢的环境很糟糕,但他看起来却蛮自在。

  朕问秦王作何感想。

  他回答得很敷衍,但声音哑得下了朕一跳,细看之下他脸色很糟糕。

  病了?

  原来方才的自在模样是咬牙强撑的。

  朕心底忽然起了一股无名火。

  他总是这样。

  朕咄咄逼人地问了他一个问题。

  然后朕在他眼中看到了一抹伤痛闪过。

  朕问:“秦王觉得自己当得起他们这番信任与支持吗?”

  他答:“他们将信任交付给了臣,臣只有咬牙坚持下去,哪怕前路尸骸遍地。”

  他在回答朕的问题,但又不止在回答朕的问题。“尸骸遍地”这个词让朕瞬间想到了几乎算是血洗朝堂的几场变革。

  “安国公案”、“贪腐案”、“平匪运动”……

  但不管那场变革,似乎失去最多的都是秦王。

  朕的问题让他如此痛苦,是否是因为以前也有人这般狠毒地问他,将他过往的伤口鲜血淋漓地扒开?

  但也因为这些牺牲,朕更不能接受他造反。那么多人信任他,舅舅甚至将性命交托于他,他怎么可以变节?他怎么可以辜负朕十几年景仰?

  朕多想听到从他嘴里听到一句否认的话,但他什么也不说。或许他已经知道,那时的他就算说,朕也不会信他。

  那时的朕已经信了那些“确凿”的证据。

  “所以,你对立羽的人也是这样想的吗?”朕问了一个更狠毒地问题。

  秦王的脸“唰”地变白了,他没有回答朕。

  半晌后,他嘲讽地冲朕笑了。

  谈话最终在不欢而散中结束,朕本来想听他的解释的,但结果却弄成这样。

  似乎面对秦王时朕总是很难心平气和。

  大将军又来求见,朕真害怕他是又来求情的。不过幸好没有,他只是说秦王的侧妃想去见秦王。

  侧妃?

  朕想起来了,是那个名唤锦绣的女人。

  这个女人的名字让朕莫名的不快,但朕还是准了。

  众人离开之后,朕的心却没有随之静下来,朕总是想起早上见到秦王时他糟糕的样子。

  算了,等探视的人走后,派一个御医去瞧瞧吧。

  御医回报的情况很不好,朕坐立不安半天,最终还是按下了亲自去看看的冲动,只是特地指派了一人去负责他的汤药,并带去一些被褥。

  没两天江岳又来求情了,朕先前说过的话还言犹在耳,他却敢来,朕被气笑了,当场将他下了狱。

  但朕刚下完命令就忍不住想:不知他在牢中听到这个消息会作何感想。

  之前搜查秦wang府的时候,找到了很多秦王的文章。

  秦王的不以文采扬名,但他的一篇文章绝对价值万金,甚至是一座城池。

  处理完政务后,朕又花了不少时间阅读这些文章,并一一总结归纳。

  直到朕看到了那篇——

  文章总计两千余字,通篇只提了一次“科举”二字,介绍也只有寥寥数语,然而困扰朕许久的选官问题却因此豁然开朗。

  朕如获至宝,当即摆驾,去了天牢。

  然而朕满腔热血一头撞在了南墙上,头破血流。

  秦王什么也不肯说,朕终于切身体会到他人口中“软硬不吃”的秦王有多令人恼火。

  接下来的日子朕尝试从其它地方迂回突破、威逼利诱,但都毫无成果,连拿他的门生来威胁,他也无动于衷。

  他就像一块石头。

  朕意识到他可能只是不想帮朕。

  朕从小到大,他都是在治理大周,而不是在帮朕治理大周。

  他心怀天下,却从来看不到朕。

  朕曾想过是不是天下不需要他时他就会看到朕,虽然后来随着年岁增长朕没有纠结这个幼稚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