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允安说的城外长亭的茶舍,当年他白允安从京中离开,他们两个人就曾在茶舍中坐了一下午,到了看见黄昏的一抹残阳,白允安才不得不起身道了句保重。
其实这句保重,不过就是听着心中慰藉。
茶舍的生意一直都是低迷。人去的也不是很多,而且每一个过去的,心情都不是很好,苏青筠刚刚踏进这茶舍,就看见满座的人,都没有几个笑模样。
掌柜的看了一眼小男孩,指了指楼上,“在雅间,自己找。”
小男孩自己上去了,从头到尾敲了一个遍,终于找到了白允安的雅间,小男孩把苏青筠领了进去,就下楼找别的东西玩。白允安看了一眼刘襄,微微一笑道,“刘管家今日的脸色不是特别的好。”
刘襄张了张嘴,被苏青筠淡淡的扫了一眼,把话又咽了回去,只得干巴巴的道,“小公子,我去外面等你。”
苏青筠微微的点了点头,走到白允安的面前坐下,用茶水烫了烫杯子,才重新倒了一杯茶水,白允安看苏青筠的一套动作,忍不住一笑道,“小公子,好久不见。”
苏青筠微微颔首,抬眸看着白允安道,“你现在过来找我,就不怕我报官吗?”
白允安摇了摇头,“你如果想那么做的话,当日出了嘉乐城,早就这么做了。”
“你想错了,”苏青筠抬头看着白允安,“我想做,可是我没有线索。”
白允安突然一笑,“好,”
“谈谈正事把,”白允安微微的垂眸,从旁边拿出来一个盒子,递给苏青筠。
苏青筠垂眸看了一眼哪个盒子,接过来,打开,里面只有几张纸,其中一份写着,"大骁同鞑子两国合约,"其中合约一条,允许两地经商,但是要有税费。
苏青筠看见底下落款,鞑子那边已经落款签名,明显对这个制度十分信服,大骁这边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只有中间的一个使者签子,上面写着三个俊秀的大字,苏佩弦。
落款日期,元熙三年夏。
元熙三年,秋,苏佩弦被扣上通敌,斩于玄武门之下。
第82章 外患(三)
苏青筠拿着那张合约, 良久没有说话, 白允安给自己和苏青筠倒了一杯酒水,苏青筠将合约放回盒子里,没有接过那杯酒, “你……”
苏青筠刚说出来一个音, 才发现嗓子沙哑的不行,苏青筠喝了一口茶水,缓缓的吐了一口气,才道,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
“前两天,这个是我刚从鞑子那里拿过来的。”
白允安将盒子整理好,放到了一边, 苏青筠微微抬眸,不可思议的问,“鞑子?”
白允安微微垂眸,忽而一笑, “我投奔了鞑子。”
“你疯了?!”苏青筠狠狠的拧着眉毛, 伸手指了指窗户,“鞑子现在已经把家门都打破了, 北地百姓,成为了俘虏,你现在和我说你投奔了?”
白允安一笑,抬头看着苏青筠轻声道,“小公子, 你再大声一点,外面可都听见了,”
“我没疯,”白允安喝了一口茶水,“你和陈裴在一起了是吧?”
苏青筠皱了皱眉,“和他有什么关系?”
“因为我路过北地,西北军是大骁的第一道防线,我经常问,如果君主不仁,你们要不要反?西北军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白允安低头一笑,道,“陈将军说了,自古以来,人被分成三六九等,然,庄子曰,天地不仁,视万物为邹狗,皇帝是人,百姓也是人,只是每一个人的分工不同罢了,我们的职务是驻守北地,保佑我一方百姓,这个是我的职责,也是他的责任。”
“我觉得陈裴说的挺对的。”
苏青筠蹙了蹙眉,看了一眼白允安,白允安微微垂了垂眼角,扯了扯嘴角道,“但是,老师何辜?”
苏青筠握着的手,倏然收紧。
他父亲遇害之后,苏青筠那几日窝在街头巷尾,脑袋里无数个想法,大多数都是混进宫中,寻找时机,杀了皇上。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当时苏青筠就想,我管你是什么皇上不皇上,我管你什么天下不天下,你杀了我爹,那你就一定要用命来偿还。
但是之后呢?一人倒下,江山将乱,百姓流离失所,不过那个时候,恐怕他也看不见了。
苏青筠起身,看了一眼门口,一个人影在哪里晃晃悠悠的,应该是刘襄,苏青筠看了一眼盒子,片刻才道,“今天,就当我们谁也没见过谁吧,我会用我的方式,去为父亲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