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院,引章正指挥小丫鬟打扫,远远见沈越抱着紫木盒子过来,便问:“怎么?”
“今天是阿鲤生辰,你知道吗?”
“知道啊。”引章理所当然,可转念一想,惊道,“沈爷以为还是腊月?”
沈越点头:“当年阿鲤说是腊月初三。”
引章黯然:“也是碰巧,公子有次大醉,说胡话时提起的。”
“说胡话?……他还说了什么,还有,”寻壑酒量沈越是清楚的,能让他都醉倒,不敢想到底闷了多少壶,“那一次是什么缘故,他喝了多少?”明知而今追问无用,但对于寻壑,沈越总觉心底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念头,促使自己去干这些无用之事。
引章思索了会儿,最终摇摇头:“我记不清了,”并转而问道,“你提着个盒子作什么?”
沈越才想起这玩意儿,便解释道:“哦,这是子翀给阿鲤的寿礼。咱们……晚上他回来给他热闹热闹吧。”
引章摇头:“公子最不爱过自己的节日,往年生日,我给他做碗鸡蛋面就打发了。”
沈越目现喜色:“鸡蛋面!?”
要知道,那日亲见寻壑一口一口吃完自己烤的红薯,事后回想起来,沈越只体味到空前满足。自那之后,沈越决意学厨,向厨子学熬粥炖汤,近日又在跟引章学煎蛋,可惜油水不够或是火候过旺,成品总是带着股糊味。
故而引章摇头:“难得轮到公子生日,沈爷煎蛋技艺有待提升,这项还是由我代劳吧,你准备些别的?”
沈越发愁,期间引章过去叫小厮冲地。
也是,只做一碗蛋面,下肚之后只能在记忆里怀念,倒不如送个实物,日后回想好歹可以眼看手拿,拿定主意,思量一圈寻壑所缺,沈越遥遥问引章道:“阿鲤他束发总是那根竹子,我趁此送他几根簪子?”
第43章 莫使云雨散②
“阿鲤他束发总是那根竹子,我趁此送他几根簪子?”
引章点头:“主意不错”
可对于这些装扮饰品,沈越是一窍不通,再兼阔别多年,不知寻壑喜欢的款式,虽然寻壑多半不介意,但送人还是合心意的好,于是沈越问引章,“你也去?”
引章:“那得等会儿。”直到把伙计都安排下了,引章才和沈越出门。
银狮跟着寻壑跑了,而丘府地处郊区,到闹市非骑马不可,所幸马厩刚好两匹玉骢。引章引路在前,半刻钟便抵达了谭月街。
闹市人多,二人牵马步行,
“过去我就想,‘谭月’,听着像人名。”沈越随口道。
引章一笑:“沈爷没猜错,正是人名,谭月街的铺子以售脂粉簪钗著称,而这些铺子当中,又以谭月阁最为闻名。”
沈越对此无甚兴趣,但好歹引章陪同一场,便奉陪问道:“谭月街就是以谭月阁主人命名?”
“没错。关于谭月的故事长得很,沈爷听过谭峦谭大人吗?”
沈越随口应道:“知道。当年邬太傅打压我恩师李相,谭峦在朝堂上为恩师说话,邬党上台后,谭峦果遭报复打击,废为平民。”
引章唏嘘:“对噢,差点忘了,李大人是沈爷恩师。不瞒你说,待会咱们去的铺子就是谭月阁。这谭月原是名为‘晓露’的名妓,一次宴上相中谭大人,翌日晓露姑娘就放言非谭大人不嫁。”
沈越质疑:“一次见面就死心塌地?呵呵,街谈巷语总是夸大其词。”
引章辩解道:“不是的,据说啊,那日晓露姑娘身体不适,在场恩客不满,故意为难她,是谭大人替晓露姑娘解的围。不过这话放出,虽为美名,但谭大人却深为困扰,曾找上晓露姑娘当面斥责。故事本该就此了了,但后来谭大人身陷囹圄,晓露姑娘拿出细软自赎,日日下厨做饭送至大牢,谭大人最初甚是排斥。出狱后,谭大人被贬为庶民,狱中受刑导致双腿俱废,但晓露姑娘仍相伴相随,终于打动了谭大人。”
“可谭家诗书世家,谭父谭母怎能接受一风尘女子为媳。就连晓露姑娘都绝望的时候,这一回谭大人倒是敢当,毅然与晓露姑娘成婚。至此,晓露姑娘改名,随谭大人姓,即是谭月。谭大人本是政治抱负极大的男儿,而今双腿残疾,连起居都仰赖人照顾,心中自然极为不甘。所幸谭月还攒着些体己,租了间铺子卖起自制的脂粉养家。谭大人不忍让夫人全数担下,落下脸面联系故友,将脂粉销向贵族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