枎栘将军_作者:边书(100)

  殷怜生刚接过侍女递来的手帕,正微低着头擦拭脸上的血迹,察觉到众人的视线,抬起尚未擦干净的脸,露出温和的笑意,那笑容干净纯粹得像是初融的冰雪,不经意间却给人以一种暖阳般的舒适,根本无法让人将他与那些暴戾的蛮族联系在一起。

  众大臣怔愣之际,殷瑾沅心下做了决定,“纵然太子的母妃来自沧狼一族,也不能抹灭他身上留着我胤国皇室血脉这一事实,太子品行端正,性情温和,为人稳重,心怀天下,相信众爱卿与朕一样,都看在眼里,那么,他便是我胤国未来国君的不二人选。”

  众人皆知,按殷瑾沅的性子,一旦下了决心,一时半会儿是劝不动的,而且他说得也确实都是事实,接回殷怜生的第一时间,国师便亲证过,他们不能否认殷怜生的皇子身份。

  除此之外,这一年来,众大臣也都或多或少与其有过交流,确实是个极难得的太子人选,且皇室的情况就摆在明面上,他们若是再死磕下去,很难不被有心人说成是居心叵测。

  能有勇气站出来吭声的,都是胤国老大臣了,勾心斗角的场合没少有过,这种时候,自是明白适时闭嘴才是良策,故而殷瑾沅的话仅是换来了又一次的沉寂。

  众大臣的识时务倒是让殷瑾沅松了口气,他满意地摆摆手,示意回宫。

  唐景虚若有所思地杵在原地,执弓的黑甲小将待胤皇走开后立时走近,毫不客气地抬手便要往他后脑勺狠狠招呼,同时吹了声口哨,调侃道:“哟,唐少将,寻思什么呢?”

  唐景虚早有所觉,灵巧地侧身避过,手肘顺着往后一顶,撞上对方格挡的手臂,挑眉道:“啧啧,行啊,柏舟,今儿那一箭可真是帅破天际了,本少将自愧弗如啊!”

  “去你的,违心话说多了就不怕遭天谴呐!”柏舟笑骂。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插科打诨地走远了,谁都没有注意到身后一道意义不明的视线。

  ……

  册封仪式结束后,唐景虚和柏舟因救驾有功,受了封赏,可唐景虚却有种被惦记上了的感觉,这回倒真不是唐景虚自恋,主要是对方表现得实在太过明显,他想告诉自己是会错意都难。

  刚从街上溜达回来,一进大门就看到自家老爹一脸的严肃,唐景虚便知道,准是太子殿下又驾到了。

  这三天两头的,他着实摸不准这位太子爷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若说他是来拉拢他们唐家的,他却根本没怎么搭理唐老将军。若从他专程来找唐景虚这一点猜测他是要从同辈入手,为自己的将来筑根基,可他却又只是单纯喝杯茶就走,和唐景虚连话都没说上几句。

  如此下去,宫里宫外怕是要将太子殿下和唐将军交好这一消息传遍了。

  且不论外头人怎么看他们唐家和太子的关系,单是唐老将军就已经找唐景虚谈过好几次了,关键唐景虚也很无奈啊,一来他和太子真心不熟,二来他也不好把人家直接撵走,不知多少回拐着弯儿要送客了,殷怜生还能气定神闲地喝完茶才慢悠悠地告辞。

  这他能怎么办?陪着呗!

  走进书房,毫不意外地看到了跪坐在窗旁独自品茗的身影,唐景虚暗自叹了口气,躬身抱拳,道:“不知太子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殷怜生收回望着窗外的视线,回头冲唐景虚微微勾唇,淡笑道:“是我来得唐突。”

  殷怜生的脸半掩在斜阳的余晖中,在光辉照耀下,双眸浸染上了柔和的光彩,鬼使神差的,唐景虚竟不由自主卸下了满心的防备,他走上前,坐到殷怜生对面,直言道:“听家父说,殿下已经等了小半个时辰了,不知殿下找微臣是有何要事?”

  “要事谈不上,只是觉得唐少将的剑使得极好,想从少将这儿讨几招。”

  这回殷怜生总算是说了句唐景虚听得懂的话了,然而却让他愣住了,半晌,才犹豫着道:“殿下的意思是……让我传授剑法?”

  殷怜生但笑不语,算是默认了,唐景虚被他整得有些懵,又道:“殿下要学剑法何愁找不到一等一的剑术大师,臣就是个半吊子,恐难当此大任。”

  “不,除了唐少将,其他人我看不上。”

  唐景虚:“……”

  这话听得,怎么莫名有些别扭……

  第49章 练剑

  殷怜生撞上唐府的饭点了,唐景虚也就只好开口邀他留下吃顿便饭,本以为他会像之前几次那样婉言谢绝,未料这日他却只是犹豫了一瞬就点头留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