枎栘将军_作者:边书(152)

  因为吹息的缘故,莫筱言过了好一段舒心的日子,那些相对无言的时光与她而言格外珍贵,不论是当郡主的时候,还是沦为军妓之后,她都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和一名男子独处在闺房相对而坐,并不言语,就那么坐着,没有一点儿局促不安,反倒令她不禁沉沦。

  她常想,若是就这么坐到白发苍苍,她也能笑着说一句“足矣”了。

  那一日,吹息喝净了杯中的最后一口茶,对她说,等他去南方处理完公务,回来就娶她过门,他问她,愿意吗?

  她当即愣住了,心脏活像只小兔子,在她胸口“咚咚咚咚”地蹦个不停,可还没等她缓过神来,一纸皇命送达,吹息急匆匆地就走了,那一句“愿意”也不知他究竟听没听到。遗憾的是,不管他听没听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将莫筱言所有的欢欣与期盼尽数打破了。

  再后来,漂泊人世百年,她都没能找到吹息,她的执念慢慢成了她的奢望,直到这一刻,这翡翠镯子时隔百年再次出现在她眼前,望着吹息倒映在玉镯上模糊的脸影,她的奢望变得触手可及,一时间,激动、委屈、欣喜、顾虑交织缠绕着袭上心头,她不由怔住了。

  见莫筱言只是低头望着玉镯不语,吹息面上闪过一丝尴尬,耳根也慢慢红了起来,有些语无伦次地说:“这镯子虽然只是很普通的翡翠,成色也差,但这是我娘留给我唯一的东西了,也是她的一片心意,言儿,你……”

  “大人,”莫筱言打断了他的话,抬眼看着他,“这镯子,我能收下吗?”

  “雪河清清水, 空谷幽幽人”,这是莫筱言在吹息心里留了三百年的印记,不论身处何种境地,她总是那样恬静温婉,便是三百年的颠沛流离也未曾在她眼中染上一丝一毫的污秽,此刻她眼眸里仍流转着最初的那抹纯洁的光晕,如此美丽动人,看得吹息心头一阵颤动,他笑着点了点头。

  得了莫筱言的首肯,两人的婚礼便操持了起来,场地就近选择了溪云山,几人都没有经验,瞎折腾了两日什么都没折腾出来,唐景虚干脆冲吹息两手一摊,还未开口他就明白了,点头道:“无妨,言儿说了,一切从简。”

  话虽这么说,唐景虚还是觉得婚礼流程都是有讲究的,该有的流程不能省,便拉着同样一知半解的殷怜生秉烛夜谈了一整夜,好歹把流程理清楚了。

  午夜时分,殷怜生在溪云山脚下给他们开了通往鬼城的结界,由鬼城众鬼差组成的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地从鬼城中接来了莫筱言,迎亲队伍一路敲敲打打,唢呐、喇叭吹得太响,吵醒了不远处村子里的村民,眼见白轿子晃晃悠悠地被抬着往溪云山上走,尽管最前头骑着马穿着喜服的新郎官身上闪着金光,那一队脚不点地的众鬼魅还是吓坏了出门察看情况的村民。

  唐景虚与殷怜生并肩站在小院门前,笑意吟吟地看着白轿子从山脚一点点挪上来,不由心生感慨,向殷怜生眨眨眼,道:“人活一辈子,成不了亲确实挺遗憾的,你说呢?”

  皎皎孤月高挂,薄薄的云层将月色减淡了不少,朦胧的月光在唐景虚的脸上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光,他那张总是显得狂傲又带着些促狭的脸看着竟认真得不可思议,那双映照月色的眼眸明亮得似乎能看透殷怜生的心,下一刻,唐景虚忽然失笑道:“我床底下那箱子,你没少翻过吧?”

  他这一笑,轻飘飘的,像是拿了根羽毛在殷怜生心尖子上拂过,痒得他呼吸一滞,好一会儿才艰难地从喉间发出一声低哑的“嗯”。

  唐景虚斜眼瞟了瞟一旁的泮林和九畹。只见泮林的两颗眼珠子随着白轿子的移动而微微转动着,脸上说不上是什么神情,生气,肯定是有的,吹息的那个决定让他十分不满,他们当了三百多年的竞争对手,明争暗斗,从人界争到了仙都,互相厌恶却又相互赏识,他一直以为他们会就这么斗下去,直到其中一方陨落胜负才见分晓。可如今,吹息居然要为了一个女鬼丢掉一切,他这赢得实在不光彩甚至有点憋屈。

  但转而一想,这是吹息欠的债,确实该还,这还是吹息的爱情,他没资格阻拦,就像是唐景虚与殷怜生之间,他也没有插嘴的资格与立场,因而他倍感郁闷。于此同时,他与吹息勉强算上同门,同门娶亲,他心里多少会有几分欢喜与羡慕,由是他内心可谓是千滋百味了,根本无暇顾及身后唐景虚的视线。

  而九畹正巧偏过头来,和唐景虚对上眼,愣了一瞬,不知从那一眼里接受到了什么信息,相当识时务地往前走了两步,拿后脑勺对着两人,手上的折扇扇得更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