枎栘将军_作者:边书(55)

  作者有话要说:  解释下“枎(fū)栘(yí)”,亦是出自《诗经》,是蔷薇科的一种落叶小乔木,也称作扶苏、唐棣。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唐景虚的字便是出自这里。

  第27章 安临

  早在于皇城街道受到如风请求回皇宫的那刻起,唐景虚就注意到应离的不对劲儿了,当时他拉住唐景虚的手,平日里沉寂的眼眸翻涌着毫不掩饰的狠戾与深深的恨意,那是应离对宣太后几乎刻到骨子里的恨,唐景虚完全可以理解,所以他并没有阻止应离。

  可当他们踏入昭和宫后,应离的表现明显更加反常了,他驻足呆望着池塘时,唐景虚隐约从他的背影里看到了不忍、沉痛,甚至还有几分怀念。

  而此刻真的站到了宣太后面前,目睹她如此惨状,应离不仅没有表现出畅快之意,反倒面色苍白,死咬着下唇,浑身抑制不住地轻颤着。

  他至始至终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唐景虚却已经能察觉到一股强烈的恐惧感将他紧紧包裹,他这副样子与唐景虚十三年前看到的那个被宣太后处罚后,满是伤痕地倒在雪地里颤抖的孩子相重叠,登时揪起了唐景虚的心。

  唐景虚深知宣太后积年累月对应离造成的身心伤害一辈子都不可能抹灭,当初刚将他带回溪云山时,本以为他会自我封闭,彻底将自己困在漆黑冰凉的海底。

  可相处一段时间后,唐景虚却发觉他只是不爱说话罢了,他沉默,却不似在宫中时隔开一切,不论他们说什么,只要提到他,他几乎都会有回应,尽管绝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眼神。

  有的时候,唐景虚甚至会从他身上看到应烜的影子,更确切的说,是应烜身上沉淀下来的那种帝王之气,不得不说,这与唐景虚当初在皇宫里对他产生的印象有明显的出入。

  讶异之余,唐景虚花了几日暗中观察,却并未察觉异样,想来是脱离了宫墙与宣太后的禁锢,摆脱了“天煞孤星”的污名,应离才敢把真正的自己展现出来,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应离走出了那束缚、折磨了他数载的阴影的良好表现。

  唐景虚在松了口气的同时心底隐约生出了异样感,总觉得他不像他,但这么十年相处下来,唐景虚断言,他就是他。

  然而,事实证明,十年岁月如流水,刷洗了伤痕,抹平了伤疤,却终究没能冲走宣太后深埋在应离心底的黑暗种子,便是她落到此番境地,再也不可能对应离施加一丝一毫的伤害,那种子也在顷刻间发了芽,无声无息地用最快速度生长,恐惧的枝丫从内部扎入他身体内的每一寸土地,窒息般的疼痛几欲将他击溃……

  听到殷怜生的话,应离一顿,怔怔地看向两人,眼中带着来不及掩去的慌乱。

  “小三,”唐景虚皱眉,大步走到他面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脸,正色道,“她伤害不了你了,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后。你若不愿待在此处,师父带你回溪云山,这破事儿师父也不管了。”

  “阿离……”一眼看出应离的异样,应烜面色复杂地走近一步,却提不起再往前一步的勇气了,就像当初一样,明明是真心疼爱这个小自己十几岁的同母弟弟,可碍于宣太后的威慑,碍于外人的指手画脚,同时也担忧“天煞孤星”引来灾祸,他始终没勇气将应离护在羽翼之下。

  他承认,他懦弱。

  好不容易,他终于熬到了登基前几日,按耐住心中的万分欣喜,打算正大光明地把一切最好的东西赐给应离,结果欲海翻腾,应离成了他的挡箭牌,成了他顺利登基的垫脚石,想必应离是恨他的,恨他的无能,恨他的不作为,事实便是如此,无力辩驳,那他又有何颜面去面对应离呢?

  思及此处,应烜痛心疾首,两腿像是灌了千斤铅,再不能向应离迈近一步。

  “不,不能走!”应离抬起头,神色镇定了不少,声音还带着一丝颤抖,“师父,救她!”

  唐景虚怀疑自己听错了,满脸错愕,犹豫着说道:“救?救谁?宣太后?”

  应离抿唇,摇摇头。

  “他说的是那只鬼。”殷怜生的目光向紧闭的窗子扫去,那窗子正对着池塘,上头贴满了黄符,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没有留下一点儿缝隙,他走过去,撕下一张看了看,随手丢进了火盆,扫了应烜一眼,转而看着唐景虚肯定地说道,“应离要救的是那厉鬼。”

  应离郑重地点点头:“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