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_作者:桃之夭夭夭夭(165)

  李班主苦笑:“穆公子还不知道,新戏唱不了,昨晚上也没唱,得等两天。”

  “怎么?”穆清彦有些意外。

  李班主叹道:“说来不怕穆公子笑话,那天在杨家庄唱戏,逢春把脚给崴了。虽不大严重,但至少三五天不能登台。他是唱小生的,新戏里他的词儿最多,没了他,这戏就演不成。我本来打算让人替他,毕竟都知道有新戏,你硬是不上,听戏的不乐意啊。哪知道那位小爷闹起了脾气,坚决反对。”

  提到这件事李班主就上火。

  对方讲的模糊,穆清彦仔细一琢磨,猜到几分:“叶落秋不同意?”

  叶落秋是唱旦角的,在新戏里扮的是程家小姐。

  “可不是他么!”李班主道:“他呀,对自己严格,对旁人也严。他说这是新戏,跟逢春搭戏刚刚好,换个人就差得多。我也知道,钟文的根底差一些,这也是没办法。”

  穆清彦并不真的是为新戏来的,跟李班主闲聊几句,又不着痕迹的将话题转移到曾家的老屋上。

  李班主很忙,确定了晚上的戏目,看着所有人练习,但凡哪里出了错都要纠正。再加上戏班子虽小,杂事却多,少不得要去操心。

  “爹!我可以出去吗?就在镇子上转转。”少年打扮的小姑娘跑过来,讨好的央求,听了称呼才知道,原来是李班主的女儿。小姑娘顶多十二三岁,一派天真,哪怕只是小戏班班主的女儿,却也是娇惯长大,从没吃过苦的。

  李班主脸一板,张口就要拒绝。

  “爹!我都要闷死了!”小姑娘也是铁了心。

  穆清彦见状,故作体谅的走开。

  他看了闻寂雪一眼。

  闻寂雪笑道:“不会有人打搅你。”

  打搅什么,彼此心知肚明。

  如意戏班住的是第一进院子,通往后面的二门是锁住的。

  穆清彦佯做闲看,精神力放出,捕捉到大大小小十来个绿色光团。眸中银光闪动,时间倒退——

  在过了大礼的第二天,四月十九。

  黄昏时分,家家户户飘起炊烟,偶尔几声犬吠,反衬出别样的宁静。

  突然远处传来女子的呵斥:“姓陶的,你站住!姑奶奶今天非得剁了你!”

  “刘云芝,你疯了!杀人要偿命的!”气喘吁吁的男声,带着恐惧,脚步急促。

  “啊!”接连两声惊呼,有门响,是一男一女先后掉进大坑里。

  这两人正是刘云芝和陶鹏。

  刘云芝正如邻居描述的那样,模样秀丽,性子伶俐,许是家中经营肉摊子的缘故,略带点儿泼辣爽直。十七岁的妙龄,再平凡的姑娘都有三分亮色,更遑论她这个石竹镇上的“猪肉西施”了。

  此刻她的头脸衣裳落了一层土,狼狈不堪,抬头看了看坑顶,估摸着自己爬不上去,手里的砍骨刀握的更紧,瞥向对面的人,冷哼一声,砍骨刀上寒光随之颤动,反射在那人脸上。

  “你、你别乱来啊!”陶鹏二十岁,细皮嫩肉,从来没吃过苦,没干过活儿,一身八成新的衣裳,若非知晓他底细,还当哪家少爷呢。

  正如杨如松所说,到了这一地步,刘云芝想着尽快脱身,陶鹏畏惧她手里的砍骨刀,双方相安无事。

  在发现的确不能从坑底爬上去之后,他们试探着顺着地道往前走。

  地道通往竹林的方向堵死了,他们往老屋的方向走。尽管地道很潮,时间也很久了,幸而还算结实,两人顺利的摸到地窖入口。入口处盖了石板子,修有石阶儿往下,否则两人也够不到石板。两人合力,将石板掀开,总算是出来了。

  陶鹏一下子跑得老远,似乎觉得安全了,脸上挂了猥琐的笑:“云儿,我们这算是患难与共吧?你说,要是杨如松知道了……”

  刘云芝脸色铁青,手里的砍骨刀举起来。

  陶鹏吓得扭身就跑。

  刘云芝咬牙,将身上的土拍了拍,也离开了曾家老屋。

  老屋的大门是落了锁的,两人都不是走门,而是拿东西垫了脚,从院墙翻出去的。

  且不提陶鹏如何,单就刘云芝来说,这次的经历是她不愿意提的。她觉得陶鹏就是图钱,那么为了勒索,轻易也不会讲出这件事,否则他就没了要挟的把柄。至于曾家是否会发现,她觉得不会,曾家对老屋并不关心,以前也有人溜进去玩闹,曾家也没生气。

  如同杨如松讲述的,这段经历没什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