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_作者:桃之夭夭夭夭(320)

  本朝御史还是很受看重,每日御史都要奏报,也不可能天天有大事。这等小事,皇帝或是当朝申斥几句,严重的罚俸或下旨申斥,损伤的乃是官员的颜面,小惩一番的意思。

  若仅仅如此,也犯不着魏阳羽特意提及。

  魏阳羽哈哈大笑:“哪有那样简单,这回可是大事!我跟你们说了吧,有人匿名给都察院的文御史送了告发信,说寿山侯府强占百姓良田,因对方不肯转让,设计陷害那家儿子杀人,又授意当地官府朝那家勒索良田。谁知那家儿子体弱,骨头又硬,跟狱卒起了争执,挨了顿打,最后病死在牢里。那家父母不肯罢休,拿着全部家财要去上告,结果派出一个,就被人打的遍体鳞伤扔在家门口。他们家不肯认命,亲自去上告,也是同样遭遇,可这对夫妻年纪大了,没几日就抱恨离世。”

  “这可是三条人命!逼占良田,这可是皇帝最痛恨的事。”几人一听就明白了,这事儿要是证据确凿,寿山侯府绝对要倒霉。

  有人质疑:“寿山侯府不会蠢的直接将良田纳在名下吧?”

  类似的事情在权贵家并不少见,天下好良田,多半都落在权贵之手。但权贵之家豢养奴仆,这等来源的良田或是直接放在奴仆名下,由奴仆打理,若出了事直接拿奴仆交差,自己顶多是治家不严、失察之罪。

  不过,奴仆身契尽在主人手中,奴仆拥有的一切都归主家。

  自然,在购入良田时,权贵绝不亲自出面,甚至家仆也不会露面,寻常会有中间人。这也是增加安全性,为日后出事多个说辞。

  魏阳羽道:“比那更糟,当初出面的是田元绍!”

  “什么?就是买个田,值得小侯爷亲自去?”几个人又惊又诧,又觉得可笑。

  “估计他是趁机会出京游玩,顺便揽个差事,本以为侯府名头无往不利,谁知踢到硬骨头。”魏阳羽耸耸肩:“那好像是十五年前的事,很久远了。”

  陈十六一算:“十五年前,田元绍今年三十,那时他也就十五岁。”

  主要是,刚才听魏阳羽讲那番话,似曾相识。

  何川站在他身后,见他皱眉沉思,低声道:“少爷,跟林家的遭遇很像。”

  万又辉只说林家败落了,败的很快,又说林家爹娘哥哥都死了,具体什么事没讲。但这件事是他们刚打听来的,正印象深刻,今日听得事又牵扯了田元绍,因此就格外在意。

  陈十六立刻问魏阳羽:“小三儿,那户人家是哪里人?”

  “这我哪儿知道,谁打听的那样细。”魏阳羽摇头,不过转瞬就笑了:“我刚才的话还没说完,还有更有意思的。那封匿名信虽未署名,但写的一手好行书,当朝呈给皇帝阅览,又给百官传阅,有人说那字迹眼熟。”

  “哦?快说是谁!”好比故事到了高潮,令人激动。

  “罗坚!”

  “寿山侯府的女婿?”

  “翰林院里那个没脾气的罗典籍?”

  陈十六咧咧嘴,可以确定这事儿不正常,那个负心薄幸的罗坚会去检举自己的岳家?那封信虽字迹疑似罗坚之手,但字迹可以造假。只是没料到,林家的灾难竟是源自寿山侯府,林若兰不仅真心错付,负心人还娶了侯府女儿。

  当天,陈十六跑去找穆清彦,把这事儿说了。

  “竟然有这样的内情?”穆清彦也很意外,略一沉思,说道:“瑶琴也是天水县人,查查她。我开始怀疑,瑶琴有可能是谭婆婆的合作者。”

  “不会吧?!”

  “我来办吧,写信给严朗,当初买下瑶琴的群芳楼兴许知道底细。”

  陈十六突然笑起来:“现在寿山侯府肯定热闹的很。”

  哪怕明眼人都知道是有人假借罗坚去投匿名信,但罗坚身份尴尬,又是天水县人,侯府里看田秀芳母女不顺眼的人,肯定从中拨火。老侯爷是宠爱那位侧夫人,但跟侯府如何能比?更何况牵扯到他最看重的长子,若真让罪名儿落实,不止田元绍的册封会出问题,整个侯府都可能遭祸。

  正幸灾乐祸呢,何川匆匆进来。

  “少爷,刚刚盯梢的人来说,谭婆婆不见了。”

  陈十六猛然起身:“不见了?不见了是什么意思?我不是让人盯着吗?”

  “是盯着的,可我们都是盯白天,戌时一完就结束。那是田元绍养外宅的地方,平时紧守门户,天黑就关门,没人出来,我们也没发现。这还是今天跟那宅子的下人搭话,无意间提及,才得知两日前谭婆婆就不见了。据说前一晚还见了的,第二天就没见到人,瑶琴对下人称谭婆婆投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