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神断_作者:桃之夭夭夭夭(586)

  这边一下令,月梁州的知州、桂宁县席庸,全都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省城。

  案件是席庸主审,案情自然由他来说。

  这席庸本来就闹头痛,路途又赶,心头又急,火气上涌,扎针都止不住阵阵头痛,到了省城,人晕三倒四,脑子跟炸锅似的,眼睛里直蹦火星子,看什么都模糊。

  见他这样,总督和巡抚只能让师爷茂丞代为讲述。

  茂丞将卷宗底档带了人,只少那份丢失的关键证据。

  总督和巡抚也是从底层做起来的,官场那些事情,哪里瞒得过他两个。只这卷宗一看,便看出违和不妥之处,两人对视一眼,猜出其中关窍。

  这席庸的根底,两人是知道的,大致风评也有耳闻。

  此前不动席庸,只是因着桂宁县那地方敏感,虽较为富庶,但一般人不喜欢去。更何况,此前丽贵妃母子风头正盛,旁人多少要避点锋芒。

  如今局势变幻,丽贵妃母子声势遭挫,席庸又弄出这般大的把柄……

  一个席庸,不被他们看在眼里,但是借着席庸,却能隔山打牛。若能将丽贵妃母子顺势再压一把,没谁会不乐意。

  席庸这会儿痛的低低呻吟,没心思顾及旁的,但茂丞却敏感察觉到气氛的变化。

  总督到底是管军政的,此事只做旁观,且由头是为防有雪家余孽作乱。

  巡抚听完茂丞讲述的案情,又翻阅了卷宗,作势沉吟片刻,道:“事实不清,证人证言颇有不详之处,且缺失了最关键证据。药铺店主为何携家离开月梁州?你们县衙查案是否用了威逼手段?重审!务必每个环节都详实查证,不可因急着结案便草草了事,更不能因此造成冤假错案!”

  席庸刚一听见“重审”二字,连头痛都顾不上了。

  “抚台大人……”

  “桂宁县令,你有何疑异?”巡抚沉声问道。

  席庸满肚子话堵了回去,意识到上面端坐之人乃是一省巡抚、从二品大员,如他这等七品小县令,别说跟对方说话,见一面都不容易。他刚才也是慌了神,这会儿一个激灵,连忙摇头称“不敢”。

  “限你十天内查清!”巡抚够狠,直接给了时限。

  席庸面上一苦。

  不说别的,单单从省城返回桂宁县,路程上都要耽搁几天,哪还有什么时间去审案?巡抚能不清楚?这摆明是故意,偏他什么都不能说,还得磕头谢恩。

  反倒是知州,不过是陪跪了一回,受了一顿责斥。

  从巡抚衙门出来,席庸连忙命令返程,并于途中跟茂丞商议。

  茂丞也是一脸愁眉不展:“东翁,此事不妙啊。”

  “你也觉得抚台大人是……”

  茂丞一叹,眼皮子动了动,低声道:“据闻,庄郡王对抚台大人颇为礼遇,抚台大人也赞过庄郡王处事公正沉稳。”

  一省大员位高权重,分外敏感,与皇子们的关系要拿捏好分寸。朝中某些官员跟郡王做了姻亲的,反而要尤为注意避嫌。

  巡抚虽没跟庄郡王做姻亲,但他也不可能堂而皇之的亲近庄郡王,皇帝还在位呢,巡抚又是外官,郡王岂敢视律例如无物。

  不过,近年皇子们看着皇帝身体每况愈下,自然心急,各施手段,各自笼络了不少人。

  这位庄郡王排行第九,生母恭妃已逝,但其舅舅闵岐乃是驻守轶州的大将军,从一品,且以功封爵,安平侯,不世袭。

  提及轶州,正是本朝北疆边防,震慑北蛮不敢进犯。

  上一任轶州大将军,乃是世袭了护国公爵位的雪定岳!

  闵家也是武将世家,雪家在世尚且不如何显眼,但今非昔比。有闵家在,或者说有闵岐在,庄郡王自身筹码不低。

  席庸在偌大的朝堂,只是个底层小官,但不代表他对朝中大致局势不清楚。旁的不提,哪几位郡王最有望继位,他还是很明白的,算来不过一手之数,这位庄郡王自然在其中。

  “完了,完了……”席庸脑子抽痛,突然鼻子流血,眼前阵阵发黑,一下子不知人事。

  第286章 皇帝的反应

  席庸倒在返程途中,茂丞连忙给请了大夫。

  大夫说了,席庸是忧虑过甚、肝火过旺,又一时急怒,这才气血上涌流鼻血。说白了,看着凶险,实则没什么大碍。等席庸醒了,觉得脑子清明多了,好似也不那么痛了。大夫便说是先前吃的药起了效果,淤血散开了,情况在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