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神_作者:艾苃薇(7)

2019-04-17 艾苃薇

  宋一伸手挽住父亲的胳膊,将他拉上一拉,也好让他省点力气。

  宋连海感叹道:“一眨眼你就长这么大了!你刚出生时就跟只小奶猫似的,小小的,软软的,哭声也弱弱的,我和你妈都担心你会不会活下来。好在你能吃奶,我给你妈天天熬汤炖肉她也不见胖,营养全被你吸收了……”

  话落,爷俩不禁齐声笑起来。

  “爸,你不用担心,我会常下山看你们的。”宋一知道父亲是舍不得自己走修道的路,便柔声安慰了一句。

  “哼,跑得了道士跑不了庙!你要是不下山,我和你妈就上来找你!”宋连海故意加重语气,结果说完后自己先笑了。

  父子俩随意聊着天,慢慢往山顶走去,半小时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山神庙前。

  山神庙的大门并非古时那种带有飞檐斗拱的门头,门板上也没有兽口衔环的铺首,只是那种简易的木质大门,门头上铺着陈旧的青瓦,门板上挂着两个上了锈的铁拉环。

  门柱上还是那副多年未换的对联,上联是“庙小乾坤大”,下联是“神灵日月长”,横批“山神保佑”。

  宋一在门前站定,暗自深吸了口气。

  大门敞开着,可以看到院子里大部分情况——大殿前近人高的香炉上插着几柱正燃着的线香;一个居士的背影正拐上殿旁的石子路往殿后走去;院中偏西的地方放着一个红松木制成的七尺乘五尺的大木台;木台往西几米处,是一棵粗壮的大桑树,因为时值六月,树上的果子已有少部分熟透变成紫黑色,但大部分还是绿的和稍微红点儿的……

  三年了,终于又回到这里。宋一定了定神,带着父亲走进大门。

  他们二人在各殿分别上了香之后,便在一位居士的指引下往殿后走去。

  杨道长正在菜园里给青菜除草,见宋一这么快就上山了,忙从菜园里出来,带着宋家父子去了自己的卧房。

  杨道长把宋连海让到炕边坐了,又摆上一张炕桌,拿出茶叶和茶具。

  “师父,我来吧!”宋一连忙上前,接过泡茶的活儿。

  杨道长也没拦着,一边坐到另一旁的炕沿上,一边提醒道:“暖壶里是早上才烧好的水。”

  宋一拿过暖壶,用热水泡了一壶茶,然后恭敬地站到一旁去,等待长辈们开口。

  杨道长问宋连海:“孩子交给我,你们真的放心?”

  宋连海点点头,笑着说:“杨道长,您救了孩子那么多次,可以说孩子的命都是你给的,把他交给你我们怎么可能不放心?”

  杨道长给宋连海斟了一杯茶,然后叹声道:“我是真的喜欢这孩子啊,这孩子就是天生修道的料!可如果你们不愿意,我也不会强人所难。本来打算再过两年由他自己决定,但我马上有重要的事要办,何时回来,能不能回来都说不准,所以出于私心,不想自己的毕生所学和我这一脉的道统断了,这才急于收徒。”

  宋连海再次点头,说:“小一也愿意跟着你学,我们就把他交给道长您了!这孩子我了解,学什么都快,而且省心,您就放心吧!”

  杨道长转首去看宋一,问道:“真的想好了?”

  宋一上前,跪倒在地,俯首抱拳,道:“弟子愿意拜在师父门下,以后定谨遵道门规矩,不辱师父和祖师爷之命!”

  杨道长满意地点头,然后提醒道:“给师父敬茶吧。”

  宋一忙起身斟了杯茶,然后再次跪倒在地,恭敬地将茶递给师父。

  杨道长接过茶碗,浅啜一口后,将茶搁在桌上,然后转回头对宋一郑重说道:“从现在起,你就是本派第三代传人。我派虽名不见经传,但道行法术都不比其他门派差,以后你走出这道山门也不必自惭形秽。至于门内规矩和禁忌,我稍后再与你细说。”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宋一说完,便恭敬地对着师父三跪九叩,行拜师大礼。

  “生父赐姓,师父赐名。你小时因体弱多病,你父母怕你不好养活才给你取了最简单的‘一’字作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一’含着承前启后的大变化,既然如此,我给你取名为‘衍’,以后你就叫宋衍。”

  “宋衍谢师父赐名!”宋衍再次稽首。

  拜师礼结束后,宋连海将一个很大的红封递给杨道长,说:“这是我们宋家的一点心意,以后宋衍就有劳道长费心了!”

  杨道长看了那红封一眼,转头对宋衍说道:“你收着吧,以后庙里的功德钱款和饮食开销都由你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