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能拦水,水从山行,千峰入浪,群浪滔天,堪可蔽日遮天。
静时不动,崩时天裂,是谓千峰。
静时无痕,崩时震地,是谓逐浪。
眼花缭乱之中,只有无穷的银。
就在众人屏息的时刻,乔褚两人猛然交换位置,枪法亦变,乔逐衡为守,褚淮为攻。
一瞬的变化太快,根本无暇看清。
风吹起,千铃响,乍起乍落,骤雨方歇。
若无穷变化在一息之间变幻,再看已是定局。
银辉交织若网,铺天盖地,没有一丝可以回避的余地。
所有的破绽都在乔逐衡眼中,而他现在就是这山的护河,每一处破绽都在他的千浪回护之下!
巍峨苍苍,不动如山。
褚淮猛然挥枪,靠前的人俱是被甩飞出去,乔逐衡随后跟上,送出变化千重的枪花。
枪锋挥过,满堂明亮。
大殿的门被猛然冲开,宋之峤和李东晟正站在门前,外面已是天光乍现,殿内的阴霾霎时被光华卷散。
徐氏双腿一软,慢慢坐在了地上。
三皇子则扶着轮椅缓缓坐下,至此,已全然结束。
看着眼前横陈的尸首,乔逐衡感觉有些头晕脑胀,回头看褚淮也好不到哪去。
褚淮用枪支撑住自己的身体,依靠着用以站稳身形。
这一系列的变故完全超乎了乔逐衡的设想,让他还处于混沌之中,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和眼前人说话。
褚淮他……怀之他……
乔逐衡觉得自己的脑袋快坏掉了,看出来乔逐衡已经钻进一个死胡同,褚淮艰难上前拍了拍乔逐衡,笑得周围失色。
这句日夜咀嚼的话终于能在此刻说出来。
“傻子,”褚淮缓慢贴近乔逐衡身边,“我叫褚淮,字怀之,意为怀民,怀家,怀天下。”
后史书详记,瑜嘉五年,嘉和皇帝禅位,由三皇子瑜瑄继位,改年号崇德。
崇德元年,乔家沉冤,追谥乔梁将军忠武,予以厚葬,恢复乔家长子乔逐衡镇国将军之位,授褚家长子褚淮御使大夫一职,监察百官。
崇德二年,镇国将军出征平反,收复失地,降服外族,褚氏厉行改革,减税减役,革除外戚,废冗除臃,兴科举,任贤能。
崇德五年,失地尽收,朝堂修明,垣国上下尽颂贤君美名。
乔氏褚氏功不可没,并称乔武褚文,民间颂之:从军当如乔家郎,尚文当择褚家君。
自此,垣国开启崇德盛世。
————正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后记一起放出,不是什么有营养的东东,写着自己乐呵
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感谢看到这里的小可爱
这一路真的很感谢
我是个词穷的作者,除了感谢说不出其他的话
尤其感谢一直陪伴我,给我写评论投票的小可爱,这真的是我一路写下来的动力
之后番外也会尽快搞,正在努力
我们(*??`)???ヽ(??`*)
第94章 后记
一点感想
这篇文开始于一月十一日十一时十一分十一秒,一个顶光棍儿的时间点,正如它的菜作者
写时很多的话想着到最后说,但到最后了一时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开始时盼着结束,结束时依依不舍,总是如此。
首先一定要感谢那些收藏评论投霸王票投营养液的小可爱,对我而言它们意味着有人因为看我的文而获得开心,知道你们看得开心,我也很开心,像是获得了双倍的快乐
我是一个非常咸鱼的作者,自上篇文结束,这也算是我尝试的最长的一篇文章
这篇文的雏形形成于去年十二月,我本来想写两个将军,一个儒将一个武将,针锋相对又相互挟持,我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最后写出来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挠挠头
在写上篇文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在对话上非常乏力,不擅长书写对话来塑造人物,同时我不善于描绘细节,故事颇为笼统,在写这篇文的时候从某方面而言我尽可能多地加入对话,努力放慢自己的速度来写,不知不觉写了(对我而言)很不可置信的字数
一开始我想着二十万字写了就完事了,谁知道一下爆了十多万出来,哈哈,我还真是能编啊,三个多月真的好快就过去了
一点思考
我是个很不擅长写感情戏的作者,虽然我尝试加入了感情戏,不过偶尔回头看总觉得还是不够完善,摊手,这大概是我最伤的短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