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蛇记_作者:周不耽(133)

2019-04-12 周不耽

  端木墉一愣,道:“将军要我游说诸国联军,劝他们从齐国撤兵?”

  雒易轻晃盏中琥珀色的清茶,笑道:“诸国角力,从来不局限在疆场之中。以端木先生高妙的口才和商人的嗅觉,定能为我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于筵席之上。”

  端木墉苦笑道:“话虽如此,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将军何故对端木如此敲骨吸髓?”

  雒易大笑道:“端木先生不妨将眼光放得长远些!你出三成的本钱,尚且有一成的风险;何不多投入一倍的本钱,让我还你一个毫无风险可言的回报?”

  端木墉略一沉吟,啧然道:“将军真是说价的好手。好,我答应你,但是我有一个条件,此行须要有一个人与我一同——”

  雒易断然拒绝道:“不行。”

  “……”

  端木墉轻咳一声,窘迫道:“雒将军,我还没说我要的是谁。”

  雒易冷冷地说:“除非你要的人不是沈遇竹。”

  “这是为何?”

  雒易烦躁道:“沈遇竹只不过是个少不更事、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怎么能经得起长途颠簸,舟车劳顿,还有那群阴险毒辣的政客们的刁难呢!”

  “……”端木墉心酸道:“将军,不瞒您说,我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雒易以不容置疑的手势阻断道:“不必多言。其他所有人我都可以给你,除了沈遇竹——”

  话音未落,帷帐一掀,有人迈进来,简短地应道:“我会去。”

  端木墉喜形于色,雒易却是郁结于眉、满面寒霜,冷冷斥道:“沈遇竹,你不了解各国的形势,根本无法膺此重任,就不要给端木添乱了!”

  沈遇竹淡淡道:“沈遇竹能不能膺此重任,将军一试便知。”

  雒易紧蹙眉头,看沈遇竹走过来,捡起案上算筹,在案前列出诸国方位,朝雒易伸手示意道:“便以联军中的卫国假设,若将军是卫君,此番配合燕国率军攻齐,根本目的是什么?”

  “……根据卫国的檄文,攻齐是为了索取当年被齐国吞并的焦尺六郡——”

  “不错,然而那只是表面上的说法。当前的卫君州吁是前代卫庄公嬖人所生的庶子,他弑杀嫡兄卫桓公后继位,国内根基未稳,却匆忙发动战争,其根本用意,一方面是为了借此煽动国人的爱国热情和敌忾之心,转移国内对他上位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想趁着征兵的借口,重新整编军队,彻底掌握国内兵权。因此,我们要攻其薄弱之处,从卫国国内矛盾入手……”

  沈遇竹条分缕析,指点擘画,娓娓而谈。二人从联军各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展开一番说理论辩,由南向北,纵横捭阖。端木墉坐于一旁,见二人针锋相对,你来我往,蕴刀光剑影于唇舌之间,不由自主随着词锋心潮起伏,瞠目汗出。不知不觉间,香炉已冷熄,雒易终于词绌,推开算筹垂眸不语,显然已无法否认沈遇竹是这次游说的最佳人选。

  端木墉喜出望外,握住沈遇竹的手笑道:“我原先还担心此行不能全功,如今有师兄同行,方知我们已胜券在握。”

  雒易郁郁不言,半晌开口道:“此去深入敌国,变数太多,我拨一支精兵给你们护驾……”

  沈遇竹道:“不必了。如今我和端木两人以齐国商民的名义出行,那些权贵即便是再不待见我们,最多收纳宝物再将我们置之门外也就罢了。但假若军队压阵,对方有所提防,指不定会进一步激化矛盾,变成不可挽回的流血事件。说起来,倒有一件事真正要请将军帮忙,此次出行经过许多国家,路途遥远,为避免传递军情有所拖沓,需将军手写一封书信,请雒氏以屈产良马相赠,减少无谓的舟车行程。”

  雒易沉默了一会儿,道:“我现在便写书信给无恤,让他举雒氏之力听你调遣。”说着转身在案前坐下,拾笔开始写信。

  沈遇竹踱步过来,在他身畔俯**来。看他未写几个字,便墨笔悬停,低声说:“……假若对方是个颟顸鲁莽之人,即便你巧舌如簧,也不过对牛弹琴——”

  沈遇竹若无其事,轻声笑道:“那我也只能效仿蔺相如,以颈中之血据理力争了*。”

  雒易笔尖一颤,抬眸紧紧望向他。沈遇竹熟视无睹,垂眸只是看着他手书的信函,用唯独雒易能听到的声音慵懒道:“怎么?距离你的心愿又近了一步,你不欢喜吗?”

  他扶在桌案上的手假若无意地轻轻摩挲着雒易左手的尾指,轻轻讽笑道:“还是说,你只是在猜忌我会搞砸你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