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几十年,宋家发家搬到了县城,薛白的父母兄妹却还在碧溪村住着。以往每年宋家收租子的时候都会在村里住一段时间,看望薛白的父母。今年是宋小妹自己来收的租子,家里又有事儿,也就没住,现下马上就要过年了,宋柏便想着带沈慕一起回村子里住段时间,也让沈慕见一见外公外婆。
一来是他们被梅家闹得心情不好,去村子里住一段时间散散心也好;二来也是宋柏被宋樰提点,察觉到沈慕心中不安,想通过乡村生活拉近与沈慕的距离。
你看,我们家也是村里出来的。大家出身其实差不多,沈慕没必要不安。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今年过年,阿爹阿姆说了,想去村子里过。也想让你和娘看看我们老宋家的‘根儿’。”宋柏笑道。
这年头成亲,都讲究个门当户对、知根知底儿。门当户对他们俩是不可能了,沈家的根底宋柏是知道的,现在就想带沈慕和刘氏去见见宋家的根底儿。
“这自然好!”沈慕不解其意,刘氏却知道里面蕴含的意思:“不过……你们去就行,我就留在这府里给你们看房子吧。”哪有亲家过年一处过的?就是一个村的也不带这样的。
沈慕却不舍得让刘氏一个人在府里孤零零的过年:这是沈老大死后,他们家过的第一个年。沈慕不想刘氏身边冷冷清清的。“娘……你要不去,我也不想去了。”
“说什么傻话呢!”刘氏拍了他一下。
宋柏此刻也明白了刘氏的顾虑:“娘,没那么多规矩。我们去村里看的也是我姥姥、姥爷,要按您说的,过年哪有去外家的规矩?” 他笑道:“我爹那边儿家里是没人的,也不讲究那些。”
刘氏还是有些犹豫。你说人家一大家子过年,自己这个外人硬跟去,哪儿哪儿都觉得不自在。可抵不住沈慕“你不去我也不去”的眼神儿,她自己也确实想看看亲家的根底儿,毕竟事关儿子未来的生活呢。也就答应了。
宋府很快就操持了起来。往碧溪村递信儿、派下人过去打扫房子、收拾行囊准备礼物……忙得不得了,唯有沈慕闲得发慌,很是不安。
闲了两天,实在忍不住跟宋柏说:“柏哥,我能做点儿什么?”
这几天连宋樰和宋小妹都忙着准备回村子的事儿:宋樰负责吃食,宋小妹负责备各家的礼物,也没空来和他扯闲话了。宋柏更是操持全局,什么都要管。满府的人都在忙,更显得他没事儿干了。
宋柏安抚的拍拍他的手,笑道:“你只要准备好自己,见我姥姥姥爷别再紧张就是了。村里没那么多规矩,你就当回沈家屯了。”
“我……”我控制不住自己不紧张啊。也不知道柏哥的姥姥姥爷好不好相处……沈慕自己是没有姥姥姥爷的,刘氏自己都不记得爹娘什么模样了。反正是把她卖掉的爹娘,不记得也就不记得了。
但沈慕是有爷爷奶奶的。想到大家长思想根深蒂固的沈老汉,沈慕心里不能不紧张啊。
回去刘氏也劝他:“这世界上像你爷爷那样的也就那一对儿了,哪有那么多不是人的玩意儿?再说了,那只是小宋的姥姥姥爷,又不是他爷爷,就是不喜欢你,又不住一块儿,管他那么多呢?”刘氏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过去:“那时候你爹的姥姥、姥爷也还在呢。我也跟着你爹上韦家去过,他们家对我更没什么好脸了。你奶奶天天想着把自己娘家侄女嫁给你爹做小,都觉得我占了他们家闺女的位置了。可是那又怎样?你爹他姓沈不姓韦。”虽然沈家的人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
“你这一紧张,小宋心里负担也重。两个人都不好过,何必呢?”
沈慕叹了口气:“娘说的是。我怎么……这么没用。”
想想自从来了兴安县,好像自己都不是自己了,原本在村里不说能耐多大,也是能顶门立户的人。现在到了兴安县,却像个弱鸡,什么都办不好,还什么都不敢办。
刘氏可见不得儿子这般说自己,轻轻把沈慕搂在怀里:“谁说的?我儿最棒了。要不是你,咱们连兴安县都来不了,可能……可能就死村里、死在丰水县了。”
宋柏回来曾说,亲自去了沈家屯,村子被掩埋了一半。若不是沈慕有能力、又本事、又决断早早去了县城、又来了兴安县,孤儿寡母在村里,真的能挣扎出活路吗?
沈慕被刘氏抱着,半晌把头埋在自己娘怀里:“娘,我有点儿想沈家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