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二,就留下刘氏一人,一大家子都要往薛家大院去。
宋老爷和薛白颇觉得不好意思,沈慕也担心刘氏一个人过年心中顾忌,反倒刘氏很看得开:“这家里啥吃食也不缺,有那么多人伺候,给我做饭,还有阿黄陪着我,一点也不寂寞。你们好好去给小宋他外家拜年,可别脸上挂了相让人不喜欢。”
沈慕只得应了,跟着宋柏往薛家院子去。
薛家院子的排场弄得比宋家大多了。薛老汉年纪大了,十分好面子,排面弄得可以说是村里头一份儿了。薛白的大哥小弟都去了媳妇娘家,倒是薛白的妹子一家已经早早到了。
薛白就这一个妹子,嫁了邻村的一户李姓乡绅的次子,日子过得还算富裕。薛白和这个妹子关系亲近,小时候几乎是当女儿来养的,常有补贴,薛李氏日子过得很不错。
不过也是巧来,薛李氏这次也有意想把自家儿子送到宋柏身边学本事:“你弟弟年纪也不小了,天天没个正行,让他跟在你身边学学本事,工钱也不必给他,就让他磨练磨练心性,跟着你涨涨能耐!”
李家作为乡绅,又有薛白多年补贴帮衬,钱倒是不缺,只是薛李氏进门数十年,唯有这一个儿子,还是成亲好久才生下来的,未免有些过于娇宠了。如今也十八|九岁了,却还是游手好闲的。薛李氏心里发愁,就想让自家大外甥给带一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家儿子跟着外甥学学做事,也能磨练磨练心性不是?
宋柏看向自己这个表弟。
薛李氏的儿子叫李嘉,个头挺高,家里宠得日子过得好,有些微微发胖,脸上也长了不少疙瘩,看得出平日伙食相当不错。
宋小妹瞧瞧撞了撞窝在角落嗑瓜子的宋樰,小声道:“别吃了二哥,瓜子上火,再吃你脸上也要长疙瘩了。”
宋樰抬头看了李嘉一眼:“!!!”手里犹犹豫豫的竟然真想把瓜子放下了。
宋柏打量了李嘉一番:“小姨想你跟着我做事,你呢?自己怎么想?”要是小姨愿意,李嘉自己不愿意,也是白搭。心里抵触,做什么都做不好。
李嘉瞧着娇生惯养的样子,未必愿意吃这个苦。
哪知李嘉咧嘴一笑:“我当然愿意了!男子汉大丈夫,难道一辈子窝在村里!我也想到外面见见世面,跟表哥学学能耐!”
两厢都愿意,宋柏便点了点头,这是愿意带着李嘉了。毕竟薛李氏是他亲小姨,关系亲近的很,和薛高、薛中家的人不一样。
况且……小姨还说了不要工钱只学着做事。
宋柏都打算把兴安县这边的事情交接好,培养几个人手留给宋樰就带着沈慕回沈家屯了。现在有自愿送上门的免费劳力,留下也就留下了。
交接也是很麻烦的事情呢。
宋柏瞧的是血缘亲近,薛老汉却不高兴了。当着薛李氏没发作,背过头却训斥宋柏:“你姨说一句你就应了,年前我和你说话你就不当回事儿!”
宋柏皱了眉:“那能一样吗?李嘉是我亲姨的亲儿子,带一把也就带了,薛高薛中家的孩子都隔多少层了?”况且小姨还不要工钱而薛家巴不得多要钱。
“什么隔多少层,那也是姓薛!和你阿姆一个姓的,就是一家人!不帮着姓薛的去帮姓李的,像话吗你?”薛老汉背着手不乐意。
姓薛还是姓李,和我这个姓宋的有什么关系?姓李的要是外人,我这个姓宋的就不是外人了?宋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我也没说不带薛家的人,薛磊不是过了年也要到我那儿去吗?您放心,薛磊和李嘉,我一定一视同仁,行吧?”反正李嘉是不要工钱的,就看薛磊愿不愿意和他相同待遇了。
薛老汉哼了一声:“还有你二表舅家……”
“他家孩子还小,好好教教规矩,过几年再说吧。”宋柏想到薛中家的孩子从沈慕碗里抓肉,就心里一阵恶心。怕是将来这孩子长大了,宋柏也是忘不了那一幕的。赶紧把话题给岔开了。
薛老汉却不愿意放过他:“ 那还不是家里穷闹得?要是日日吃得上肉,谁家孩子会这样……”
“姥爷。”宋柏是真有些不高兴了:“这村里就算比别的村富裕些,谁家舍得日日吃肉?谁家的孩子又跟他家的孩子一样?他家穷,是我让他穷的?”
“你拉扯他一把,他家不就起来了?!”薛老汉有些冒火,自己好说歹说费嗓子工夫,这外孙子根本不把他的话当回事儿!宋家那么有钱,拉扯一两个穷亲戚算啥?这乡里乡亲的,谁家不是互相拉扯帮衬的?你手指头缝儿里漏出来点儿,就够人家家里过好日子,怎么就不能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