抠门夫夫种田记_作者:蔻红(207)

  可他也知道大哥做得对。不说大哥的抠门本性,这种事儿给了第一次就是无底洞了,给多少他花完了,还是来找你要。迟早闹成升米恩斗米仇。

  “回去吧。”薛白摆了摆手。孩子们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了,他这个当阿姆的也心疼自己的孩子。

  ……也让老爷子瞧瞧,有出息的儿女们都不在家,当个光杆司令那些穷亲戚还会不会三天两头上赶着往你跟前凑。

  一大家子来时风风火火,去时也浩浩荡荡,又是全村都出来相送。

  “小白啊,这咋没住多少日子就走了呢?”村里人都是宋家的佃户,对着主家也热情的很,巴不得宋家人在村里多住些日子,好套套近乎。

  “是啊是啊,往年不都住到十五?”自家晒的山楂干儿还没来得及送出去呢,这人怎么就要走了!“你们这一大家子走了,你家老爷子过节可孤单了!”

  乡亲们咋咋呼呼围作一团,很是舍不得。

  薛白脸上挂着笑:“铺子里头有点儿事儿,这才赶着回去。等十五要是有空了,我和我当家的再回来一趟,陪老爷子过节。”

  就他们两口子来,不带孩子们了。省的过个节,倒让孩子们各个为难。

  薛家院子里,因着这事儿,薛老汉气得摔了两个碗。

  …………

  宋柏回了兴安县,第一件事儿就是派人打听玉湖州的境况。既然答应了沈慕回去,宋柏就没想过拖延,尽快给未来的生活做安排。

  但玉湖州经历了天灾又闹起了人祸,现在境况并不好。堤坝是修好了,可一年份的粮食收成全没了,即便朝廷免了税收,日子也难以过下去,更别提那些被洪水、泥石流冲垮了的村子。好几伙难民落草为寇,占了几座山头,官府安排难民还来不及,根本没空去清剿。

  因此此时的玉湖州,虽然没了洪水的威胁,却并不比沈慕走的时候太平。

  “至少还要四五个月。”宋柏皱眉瞧了瞧手上的信件,递给沈慕看。“这样也好。时间刚好够我安排铺子里头的事儿。”

  “也不知道村里的乡亲们都怎么样了。”沈慕叹气。自从得了宋柏的承诺,心里的大石就落了地,也不差这几个月的时间。“堤坝修好了,青山叔该带着大伙儿回村了吧……也不知道经历了山洪,村里还有没粮食可吃。”有青壮劳力在,只要团结些,整个村子的人倒是不至于被欺负了去。

  宋柏握住沈慕的手,安抚的拍了拍:“我走的时候留了些银子给青石叔,不多,但吃饭想来是够的。等咱们回去了,再想办法帮衬一把就是了。”

  沈慕皱着眉头。他倒有心帮衬村里,可怎么帮衬?总不能还是直接给钱吧……之前宋柏留钱那是救急,可是救急不救穷啊,要是惯出毛病来,不和薛家那些亲戚差不多了?宋柏不乐意惯着那些薛家人,总不好让宋柏因着自己,而对更加没有血缘关系的沈家屯人伸手吧。

  “别多想,我早计划好了。”宋柏哪里看不出他想什么?“还记得我之前说要做布匹生意不,这回了玉湖州,正好把布匹生意做起来,办个工坊,就请村里人来帮忙。”

  “工坊?什么工坊?”

  “织布的工坊啊。”宋柏笑道:“娘不是说,村里人多多少少都会织几下子布?我这几天就琢磨这事儿呢。在村里开个工坊织布,然后把布匹运回兴安县贩卖,比从玉湖州进货再贩往兴安县更划算。”

  那是自然了,一个是出厂价,一个中间不知道还要经几手,受多少盘剥。

  “这……这我也不懂,我都听你的。”沈慕想了一会儿也就释然了。

  他以前老觉得不安,想要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是因为身处兴安县,他把自己和刘氏看成一个整体,宋柏和宋家则是另一个整体。

  两个整体身价不均,使得他惶惶不可终日。

  而自从宋柏表示要和他回沈家屯后,在他心里,自己和宋柏才是一个整体。

  既然他们两个如同一体,那在新的生意上,谁做主听谁的就不重要了。宋柏有想法有能力,自然就听宋柏的。

  这心思转换的微妙,甚至连沈慕自己也未必清楚的察觉始末,却这么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宋柏把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告诉他:“到时候也不必咱们亲自跑商,只要组建一支队伍,专门走沈家屯到兴安县的商路就好。小弟坐镇兴安县,咱们两口子坐镇沈家屯。”这也是这次他答应留下薛磊和李嘉的原因,家里生意势必会越做越大,多培养几个管事儿的人,日后也能轻松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