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也看天赋和机缘,有名有姓的宗门挑走一批,实力还不错的散修再挑走一批,剩下的除了少数璞玉蒙尘,大多都在修行上走不长远,又不甘心做凡人,于是门槛低又便宜的“入世”道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应遥在门槛上坐了一下午,回答了十几个看见他挂的牌子试探地来请教的练气修士的问题,最后站起来抻了个懒腰,准备再卖一卖元婴期“入世”道剑修的名号,给师妹们换把好剑。
两个月后应遥忙活完了师妹们,和何湖在试剑台上消磨了几天,准备去静心闭关,接着就收到了一封来自卓远山的信。
应遥一拿到信就确认了无亮城城主说卓远山已经晋升化神后期是真的,他估计卓远山写信给他时还不能收束起身上逸散的灵气,整个信都透着一股魔修味,他一打开盒子就被熏得一个喷嚏。
应遥嫌弃地用救俗剑把信挑出来扔到火里,刷了刷装信的盒子,救俗剑接触到信纸,喷嚏打得比他响亮,气得不和他说话。
剑修在洞府里转了转寻摸到一棵长歪了的树,动手截下几根枝丫做成隔断塞进盒子里,抱着它去找师妹们。
“我弄了一个妆盒,”他宣布说,“我闭关这些天谁进步最大我就把妆盒送给谁。”
第四十五章 钟爱
掌派大师兄用一个妆盒解决了可能出现的偷懒问题,然后在门上挂了个布兜收集可能有的问题,神清气爽地闭关去了。
剑修受情蛊所控,然后再凭一己之力挣脱,自始至终没忘本心,这几日与人试剑圆融教化剑意,又坐在门口帮初入道者答疑解惑,把自己的道重新审视了一遍,已是道心通明,连刚成功筑基的郑茉见了他的气色都敢信誓旦旦地说他此次闭关必有收获。
应遥这次闭关花费的时间尤为长,只在中间郑传带着师弟们回来的时候出来了一次,把被补上了前半截的我知剑拿回来,顺便把妆盒给了一个成功筑基的师妹,烧了两封卓远山的来信,又接到了何湖的一个传讯符。
何湖说欢喜和城主合力推算出飞升路只是被遮蔽,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人或哪方势力有能力做出这种事,但只要不至让修士们当场崩溃,他们联合几方大能总能勉强控制住局势,他尽管安心修炼。
应遥把传讯符给郑传听了一遍,他师父想了想,想法有悖常人地问:“那是不是能捡回来更多徒弟了?我们还养得起吗?”
应遥原本还有点担心师父杞人忧天,闻言就知道是自己想多了,于是没好气地把从试剑台上赢下的灵石拍到桌子上,丢下掏空自己私房的师父回去接着闭关了。
等他再出关已是五年后,郑传早早感应到他突破时的灵气波动,做了一桌菜堵在门口等他,应遥一出门看见这架势就知道自己闭关这几年没有坏消息,他把救俗剑挂回腰间,拎着我知剑走过去坐下,问道:“师父又收了几个徒弟?”
郑传被他先发制人,不忿地哼了一声,又忍不住得意道:“十三个,有两个好苗子,比你强多……了……咦?你等等,你接近化神了?”
他震惊得忘了自己原本想说什么,急忙问:“怎么回事?是不是出了什么岔子?”
郑传自己只有金丹修为,而且多年没有丝毫进步,他本就是豁达性子,知道自己除非得天之幸,一脚踩中一个大机缘,不然难有存进,干脆就把精力放在了把入世剑宗发扬光大上。
原本的入世剑宗就剩他和两个师弟,那两个湿地天赋还不及他,早早去了,郑传开始收徒时孤家寡人一个,除了应遥是被应家送来,剩下的弟子都是他一个一个亲手捡回来的,别的没有,教徒弟的经验一大把,饶是修为已经和应遥相距甚远,也知道他这个十年内从半步元婴到半步化神的修炼速度快得不正常。
但这不妨碍应遥听着郑传这话觉得哪里不对,他自觉地把桌面上的酒坛子拿到自己这边,决定一口都不给郑传留。
郑传假装不满地哼了一声,抬手把卓远山这几年送来的信扔过来,应遥一入手就感觉到里面的信得是厚厚一沓,绝不是装在一个盒子里送过来的,他怀疑地看了自己师父一眼,认为是他把盒子扣下给师妹们做人情了,但他没有揭穿。
“没出岔子,”应遥说,“是这几年‘入世’道好修炼了,徒儿幸运了一点儿,独占鳌头,受了大道眷顾,师父送了这么多盒子出去,难道没有一二感应?”
郑传没说话,应遥看了看他的神色,估计自己的师父这几年是沉迷收徒弟,自己根本没打坐修炼过一次,无从想到这一点,他有点懊恼,感觉自己忙于修炼忘了关心师父,赶忙把他修炼时的感受详细地讲了一遍,饭也不吃了,推着郑传去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