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鬼话桑麻[系统]_作者:宁雁奴(224)

  然而其不但不懊悔,反而想起了一桩往事,在幼年时一好赌博的邻居,为谋“财运”杀人炼尸油、行巫咒一事。

  ——那位邻居财运没谋成,在行凶时被抓正着,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不知怎么就得出了个结论,认为用“好友”的脑髓炼制尸油,他吃了后,便会拥有跟对方一样的才学。

  其后不久,他写的一篇文章,博得当时尚在世的文豪巨擘连连夸赞,自此才名传出。

  灵清转述道:“然而过了数年,白朔发觉其‘才气’耗竭,渐渐写不出好文章了,在一次鸑鷟涧文会,他认识了两湖路颇有名气的赵俊……”

  赵俊尤擅长诗赋,一首赏梅博得满堂彩,让“江郎才尽”的白朔心生嫉恨。

  “便故技重施。”

  机缘巧合发现鸑鷟涧瀑布后的“福地洞天”,正适宜白朔二度行凶。

  此后,差不多每隔三年,便谋害一位才学出众的学子……只因,随着时间流逝,年岁渐长,白朔的“才气”消耗得越来越快。

  到后来三年一个学子,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需求。

  从一次害一个人,到害三个人,再到……

  这一年,白朔发现自己连一句诗句也写不出来了,便恶向胆边生,连害了七人。

  傅藏舟听了瞠目结舌。

  他设想过,白先生谋害这么多学子,可能有各种理由,甚至是不得已的“苦衷”,哪怕是单纯的嫉妒,也勉强能让人“理解”……

  万万没想到,其犯下累累恶行,动机竟是这等荒谬!

  世上哪有那么好的事,不好好学习、认真钻研,靠着歪门邪道,从别人那里“借”才学,试图以此成就自己的声望与美誉……

  真真可恨又可笑。

  第60章

  旁人再如何义愤填膺,听灵清的说辞,白朔认罪归认罪,丝毫却没有悔过之心。

  其悔只悔在不够“沉心定气”,行事冒失急切,让人捉住了把柄。

  还自觉怀才抱器,言辞哓哓,道,世人蒙昧、碌碌庸庸,燕雀哪懂鸿鹄之凌云壮志。

  傅藏舟:“……”

  “世人”也是被黑惨了,不是“愚钝”就是“蒙昧”。

  说这些话的个个超凡脱俗,好像皆不食人间烟火似的……

  不由得摇头。

  白朔这种人根本就是无药可救。

  纵使真相大白,凶手被逮捕归案,被害才子们的性命已然无法挽回,再听对方厚颜无耻一番“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言论……简直让人郁闷到不行。

  鬼王大人暗叹了一声,纾解着心口这一股郁气。

  算了。跟变态杀人狂讲什么道理,不过是自找没趣。

  反正他的任务顺利完成了,也算间接挽救未来某些才子的性命,勉强是个心理安慰。

  至于那劳什子白先生,交由本地县官苦恼去罢!

  傅藏舟一边收取任务奖励,一边暗暗盘算。

  没想到这一回的任务,当真跟异类毫无关联,那……

  往后再接到任务,是不也得多考虑考虑人类的因素?

  话说回来,白朔的所作所为,与恶鬼也没什么区别了。

  偏偏鸑鷟涧风水奇特,可掩人耳目,如果系统不让他插手,其犯下的罪孽,说不准一辈子也不会被人发觉?世人还惊叹其才学、赞誉其风骨。

  且看红山书院学子们,一副无论如何不愿相信其凶残真面目的态势,搞不好其“才名美誉”留名青史……想想就糟心透顶。

  便是白衣常春,不像同窗们一样敬慕白朔,也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居然真的是他……”

  语气喃喃:“没想到这样不学无术、丧心病狂的一个人,靠着‘偷’取他人的才学,竟让他欺世盗名、诳时惑众了整整十八年?!”

  叹了一声感慨道:“果真世人多愚昧!”

  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这家伙,说得好像他不是“世人”之一似的……好罢,对方确实算不得“人”了。

  傅藏舟面上淡淡:“倒不至于说‘不学无术’,白朔其人本身应该是十分有才气的……”

  或许比不得他害死的那位“知交好友”,但通过其供词分析,其人根本不通巫咒之术,光靠炼尸炼油,“偷取”他人才学简直是异想天开。

  其扬名天下的那篇文章,理当是真正出自他本人之手的。

  “说到底,是他不自信、嫉妒心太重罢了。”

  白衣常春疑惑道:“可他在授课时,前后差异确实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