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恒修冠冕堂皇的回应赢得了群臣的交口称赞。
“陆大人高风亮节……”
“陆大人品格如光风霁月,非我等凡夫俗子可比……”
还有人替他抱不平责问傅明华说:“傅大人也是读书人,难道不明白“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吗?”
到最后陆恒修摆了摆手,众人安静了下来,只听他轻描淡写地说:“陆某这一生,但只做好这一件事情便可名垂青史。”
千秋之后,人们还会记得他的名字,从他决定这么做的时候,他的名字就已经有一半刻进了萧明王朝的骨头里。
说罢他笑了笑,神情间竟是睥睨天下的自信与张扬。
群臣对于他这样张狂地宣告有些吃惊,一时愣住了,气氛陡然间有些尴尬。
就在此时从最外围传来了一个声音说:“陆大人有经纬天地之才,匡扶社稷之志,实乃我辈楷模。”
群臣闻言回首,只见说话的人一身六品青衣,正是一年前被陆恒修抢过功劳的沈弋。
第100章 新政危机
陆恒修以悍不畏死的气魄将新政轰轰烈烈地推广开来,一年之后一切都渐渐步上了正规,然而就在他认为形势即将变好的时候,边关又出了大事。
勇毅候詹台宏病逝,蒙古人得了消息单方面撕毁了盟约,悍然出兵进犯,铁蹄之下名不聊生。
詹台宏的死讯是和漠北兵败的战报一起被送回来的,明珏听了气得当场拂袖而去。
就在新政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这样的变故就像是给陆恒修兜头泼下了一盆冷水。
朝廷要兴战就要钱粮兵马,要人要物,有人提倡加重税负,有人说要朝廷拉拢富商卖官鬻爵关于如何筹钱分成了好几拨轮着吵架。
更令人苦恼的是新政裁减了一大批有问题的官员和将领,现在急需用人又有人提出要启用旧人,到处都捉襟见肘,逼得陆恒修整夜难以成眠。
“我说首辅大人,要不就做出些退步,先启用了富大酋吧。他虽然贪污军饷横征暴敛但的确是能打仗,这种时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苏嘉提出建议,这几天他跟着在内阁连轴转,就算是年纪轻都有些吃不消。
此言一出,内阁里其他人都看向了陆恒修,眼中露出了期待的目光。
“不行,决不能妥协,其他的好说,若是启用了富大酋新政就再也推行不下去了。”
众人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失望之余也斗志愈发坚定。
“那关于对两江湖广加重赋税一事?”
“不加,新政承诺了减轻赋税,朝廷不能食言而肥。”
“户部尚书已经提了五次了。”苏嘉贴心地提醒。
“下次谁看见他提加重赋税的折子给我扣下来,不必再往上递了。”
“这可是欺君之罪,……”有人提出异议,但一对上陆恒修的目光就熄了火。
“这两年风调雨顺,加上新政施行后贪污腐败减少,户部每年收上来的钱粮只多不少。不用管他们,要钱让户部想办法去。”手里攥着大把的银子不肯放手,国难当头了还想做铁公鸡,陆恒修才不吃他哭穷这一套。
最后陆恒修一拱手说:“诸位,你们都乃国之栋梁,现下所施行的新政是治国良方,咱们所做的是救世之举,千万不要为一点儿挫折动摇决心,还请共勉。”他的话慷锵有力说得众人心下敬服。
“陆大人放心,咱们绝对不会退缩。”
“新政是众人的心血,下官必然竭尽全力死而后已。”
群臣表完忠心便各自散去,各忙各手头的事情了,只留下苏嘉还站在陆恒修身旁。
“唉~”
“你叹什么气啊?”
“下官真是有些怕了。”
“那怎么刚刚不说呢?”
“刚刚您一番话慷慨激昂的,下官怎么能泼冷水呢?”苏嘉皱眉道:“你权势滔天,那些个势利眼的小人自然知道捧着你敬着你,若是有朝一日失了势,他们就像虎狼一样扑上来恨不得把你嚼碎了。你瞧瞧眼下才刚有些风吹草动的,一个个就按捺不住了,这次大人要是处理不好,恐怕在内阁也是待不下去的。”
“你怕我失势会连累你?”
“是啊,朝廷上下谁不知道我是您的人啊。”
“多谢你了,我会小心行事的。”陆恒修笑着道谢。
“眼下最紧急的就是边关的战事,我记得殿前兵马司的宁将军是你提拔上来的,他能征善战也曾在詹台宏手下待过一阵子,不如明日早朝提议让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