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文人宴会,不如大家就眼前之景,做些诗句才好。若是谁得了魁首,孤自然有彩头的。”明珏说着,陆珩修便捧出了一只檀木的小盒子,在众人面前打开了,里面正是一颗硕大的南珠。
众人见肃王发了话,又有彩头可以拿,谁人不想出一下风头呢?
只见一个白衣书生站上前来,作揖说道:“在下白信,不才书生,愿意作诗一首,抛砖引玉。”
白信说罢便自顾自地吟道: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阴成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吟罢朝在场众人拱了拱手,颇为得意的样子。场上稀稀拉拉倒也响起了几声叫好与掌声,但却也没有多大的反响。
“这首诗虽然不错,但却也算不得什么佳品,也只是寻常之作罢了。”从人群里走出来一个青衫的青年,手拿折扇倒是衬得他风流倜傥。不过言语却是有些恶劣了,文人相轻这句话看来果然不错。
“哦?程兄若是做得好,怎么不作一首出来叫大家看看。也好叫我们见识一下,什么是上品佳作。”
话一出口就有不少人响应,这程书生也不好推拒,只得自己也作上一首。只听他思索片刻缓缓念道: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他这一首却是一首七言绝句,虽然简短却也是别有一番意蕴。实则他也是个有才的,只是这轻狂之态更胜白信。
“果然不错,蕲州正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过在座人多,这样一一念来未免太过耗时,不如本官差人送上笔墨,有意者自将自己的诗作呈上来给王爷看可好?”陈定为防这些书生乌眼鸡一般斗起来,只好出了这么个主意。
众人见知州大人发话,自然无不同意。何况有些人不够自信,原本没有勇气去当众念诗的,现在也有了机会。自然无不欢喜。
“孤听闻陈大人当年是进士出身,还是位探花郎,难道陈大人就不下场作一首吗?”明珏看着学子们铺纸磨墨、敛袖走笔干的热火朝天的场面,问坐在自己身边的陈定。
“多谢王爷抬爱,只是那些不过是陈年往事了。下官已经许久不曾作诗了。”
“那又何妨?难道谁还敢笑话陈大人不成?”明珏促狭地说,说罢还看了看正忙着的众人。众人哈哈一笑也都起哄让陈定作诗。
“那下官便献上一首拙作吧!”随即叫人呈上笔墨纸砚、就着身前的桌子写了起来。
明珏凑过去看,只见陈定书写似行云流水,一行行诗句慢慢在他笔下出现了。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丹景春醉容,明月问归期。”明珏不自觉地将诗念了出来,只觉此诗短小精悍,念来唇齿留香。“陈大人的文采果然是极好的。”
“王爷过奖了,只是俗品上不得台面。”
“陈大人何必太过谦虚。”明珏少不得又夸赞他一番,心里却对于陈定这种油滑的自谦微微反感,不过场面上还是少不了应付。
明珏与陈定这边寒暄着的功夫里,一旁倒是有不少人写好了作品交上来,陆珩修站在一边默默地都收了起来。等大部分人都交了上来,只剩下几个实在是写不出来的还在搜肠刮肚地苦思冥想。
然后陈定便宣布了停止创作,然后由陆珩修来唱诗。
第一首
数朵欲倾城,安同桃李荣。
未尝贫处见,不似地中生。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第二首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第三首
······
第七首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
随后陆珩修将剩下的诗都念完了,大家开始评论。倒是一致地认为这第七首是夺魁之作,虽说是文人相轻,但如此佳品还是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就在明珏要宣布将明珠赠予第七首诗的作者秦烨之时,却从人群后面传来了一声冷笑。只听有人说道:“这样的诗只怕还拿不了这明珠,在下还不曾作呢!”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所用诗词均为古人作品,作者无能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