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皇帝当小攻_作者:陆屿安年(42)

  事情到此为止已经结束,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庆王。他及时地抓住了时机精准有力地打击了自己的对手,朝堂之上再无人与他争锋,若是没有后来的变故或许他就是最后登上大位的人。可是世事无常,而他注定功败垂成。

  睿帝虽然一贯倚重庆王,却并没有让他继承自己的皇位的意思,毕竟庆王出身太过卑微。睿帝自己也是身份低微,凭借自己的能力夺得了皇位,却还是不愿给自己儿子一个机会。人就是这样,宽恕得了自己却不肯饶过别人。

  太子虽然只不过是个幼稚小儿,但仍旧是国之储君,这下子太子薨逝,内里的问题倒是一下子涌了上来。睿帝一边儿应付着自己后宫里的动乱,一边儿还要对付每日劝说他立庆王为太子的大臣,实在是累得心力交瘁。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蒙古大军在时隔十年之后再次大举进攻边境。边境连连告急,还有几处已经失守,可是朝廷却没有可用的将才。十年前跟着英帝亲征的将领,都没有回来,而帮助睿帝篡位的将领们,后来也都被他一一剪除了。

  睿帝自己虽然是十分出色的将领,却万万不敢御驾亲征。一则他已是久不上沙场,即使亲征也未必就能够保证胜利;二则有他哥哥英宗的前车之鉴,他又如何敢轻易离开京城呢?

  于是边境的形势越发危机,战火很快便烧到了西北边境的蕲州。

  蕲州是边境,虽然难免荒凉,却是军事重镇。蕲州附近几个州县已经沦陷在蒙古的铁蹄之下了,蕲州却还是坚守着。但也是陷入了孤城的危机之中。

  蕲州的兵马都统名叫詹台宏,是个典型的武夫。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也不曾考过什么武举,如今的成就都是一颗一颗的人头和战功积累下来的。他也是个悍将,平日里虽然与明珏多有龃龉,从前他在蕲州时雄踞一方的霸主,自从明珏来了之后对他的权威多有挑战。

  但现下战时情势紧急,他不得不奉皇命去援救被攻陷的大宁城,一家老小却只能留在蕲州,他要仰仗明珏照看家人,自然也要改善二人的关系。

  “殿下,詹台将军前日率军援救雁城,刚刚才有捷报传来,说是大宁城已被夺回来了。不过我军伤亡也十分的惨重。”陆珩修得了前线的战报,第一时间报告给明珏。

  “没想到詹台宏如此英勇,既然雁城的围困已解,我们蕲州也不再是孤城了。唉,我真想像他一起去前线抗敌。”明珏如今十五岁,正是年少气盛的日子,十分向往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活。

  “殿下,刀剑无眼,您是千金之子,不能冒这个险。”陆珩修马上出言拒绝,以防明珏真的一个任性去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好吧,好吧,我知道了。简之你知道吗?有时候你啰嗦起来的真的很像一个老太太。”明珏抱怨完迅速地瞥了陆珩修一眼,像一个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事情一样。

  陆珩修则有些无奈地扶额,谁能告诉他为什么那个隐忍、沉稳的少年会慢慢变成这个样子呢?又或许这才应该是一个十五岁少年应该有的模样吧!陆珩修想着有有些欣慰,他多年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

  当年他第一眼见到怯生生地明珏时,就决定了一定要好好保护他,而在后来相依为命的日子里,这个念头更是有增不减。如今看到明珏走出了自卑与怯懦的阴影,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少年,难免有一点儿“吾家殿下初长成”的欣慰。

  “我要去和李一陌切磋武艺去了,如今日子不太平,我不能松懈。”明珏一脸正色就要离开。

  “殿下,现在是文镜先生讲课的时间,您不能去。”陆珩修截住了想偷偷溜走的明珏,“殿下,读书骑射都是有定时的,您不能任性而来。”

  “好吧,我是怕了你,简之。”明珏见自己的计划泡汤,也没有多少不悦,心甘情愿地去书房了。其实他也只是对着陆珩修才会耍些小孩子脾气,而在洛文熙、陈定甚至是李一陌、天枢面前都是一副少年老成、端庄稳重的样子。

  洛文熙是有大才又不迂腐的人,圣人之言、帝王心术都信手拈来。讲起史书来也像讲故事般娓娓动听。开始陆珩修主动请辞,要将讲师之位让给洛文熙时明珏还大闹了一阵子,后来听过几次洛文熙讲课也渐渐默认了。

  “先生安好。”明珏进了书房,看到洛文熙正在收拾桌子上的东西,先施了一个学生礼。

  “殿下。”洛文熙回手还礼。他做了肃王的西席先生,也算得上一个幕僚,却越发地仙风道骨起来,反倒比之前做隐士的时候还要显得高深莫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