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不用多想,跟以前一样过日子就行,你看日子总是会越来越好的吧,以前不敢多种一颗菜不敢多养一只鸡,现在你看,村里人都偷偷的多种,鸡也偷偷养起来。以前□□读书人,现在国家不也让读大学了吗?还发钱发粮呢。”
“等我们真大的时候,爹,你还不相信我能把欠的学费赚回来?”
“诶,爹能说啥?”
“想说啥就说啥呗。爹,汪旋,我们两是要一起上学的,你知道县城的人不好,万一要是欺负乡下人,咱们两个人也有照应呢,是不是?”
那倒是,老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虽然汪家小子不是狗蛋亲兄弟,养在家里也跟亲的一样样了,李四相信他不是那白眼狼。
“以后,对他就跟对我一样呗,爹?”
“爹也想做好人,可爹那不是没本事么?行吧,你也长大了,你爱干啥干啥吧。”
“嘿嘿,哪儿呢。那天,爹送我们去么?”
“村里,起智他爹不是要送过去么,爹想,你们跟着去,少一个人的车费钱…….”
“去么,得知道我们在哪儿读书嘛,要不你能安心啊?”
李四想说:其实走路去也行,行李他给挑着,腿脚快一点,不到半天就到了。转念一想,人家儿子都能坐汽车,自家儿子这辈子还没坐过呢。
爷三这几天就为去县城读书的事忙活,粮食得带过去吧,那就得先磨了。
村里人都知道老李家的李四要送两个孩子上县城读书了,要说送孩子去县城也不算稀罕,村里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个去念一年半年的。
可是李四家怎么个情况谁不知道啊,不但要送独子上学,连养子也送。这就让人想不通了。
有人拉着李四就说:你是不是傻啊?人家的崽子管吃管住,还管到小学毕业那是天大的恩情了。没见好多亲生的老子也没见能做到这一步的,村里多少小子,都是一天没读过书的多得是。
也有人说李四这人别看老实巴交的,真是个有大义气的人。都感叹汪家小子好命,遇到李四这样实心眼的,要是还跟亲舅舅陈阿大不说读书认字了,就是活着都艰难。
李四张张嘴不知道说什么了,能说什么?说是俩孩子跟恩人借的钱,自己家里根本没钱给孩子读书?以后孩子长大了是要赚钱还的?儿子说了,这些话不能说的,不能说那就什么都不说吧。
当然了,人家也就扯闲的时候才偶尔会提到一两句,李四怎么做也是别人家的事,没看到老李家的都不管了吗?明显是看笑话的状态啊。
也有人见汪旋就拉着他说话,说李四怎么怎么的,以后可不能当白眼狼啊等等,汪旋就是低头或者腼腆一笑,别人说多少就应,一句不好的话不说。回头他就把人家说了什么,谁说的都给他狗蛋哥学了一遍。
然后有人又说李四也是赚了,养几年后看汪家小子也是有出息的,都说他享福还在后头呢。
好话歹话的,爷三个那也没有精力去管。
汪旋把家里咸菜缸子,都搬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然后分缸,装到小罐子里,以后每个星期就带着去,吃完可再拎回来继续装着。
告诉李四,哪些缸子装什么,以后来不及做菜就先捞着下饭。
“这肉丁,你们都带走吧,读书辛苦。”
“不用,这是狗蛋哥让留给叔叔吃的,狗蛋哥现在设陷阱挺厉害的,以后有时间回来再去山里转转。”
“是啊爹,这玩意不赶紧吃,过时间了是会坏的,我们吃的装好了,让食物坏掉才是最大的浪费。”
李四没办法反驳儿子,他明白这是担心自己省着不吃呢。汪旋就
瞧着他狗蛋哥忽悠李叔叔,他知道也不明说。这肉丁不说别的,他自己经手的,做的很耐放,只要不长时间暴露,小心保存能放很久。但狗蛋哥说的也对,以后还会有,不这么说李四肯定不吃都留给儿子了。
天天下地干活,年纪也不轻,等狗蛋哥和他去县城,这家里家外的活都他一个人操持。不吃点肉补补恐怕身体受不住,到时候事情得遭。
狗蛋知道说什么样的话对李四有用,那就行了。
到了录取通知书说报道的那天,李四就把粮食放到自己的肩膀上,这意思是想抗,狗蛋力气大,但在他眼里自己儿子还小呢,又一直读书,下地也是等放假。李四始终觉得儿子就是个小娃娃。
狗蛋也不跟他挣,他和汪旋把剩下的大部分行李自己拿了,其实也不多,衣服就那么两套,一套在身上了,就收拾另一套得了。被子是那种薄的旧单被,以后天气冷了再从家里抗厚的去。自家编织的草席卷了捆好,木盆,木桶,洗衣服的篮子。以及自家积的酱菜咸菜等等瓶瓶罐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