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当家_作者:陆羽憾(426)

  李四后悔不跌,于是见着小儿子一边趴在窗户上一边脚下蹦个没停的,他拍了拍小儿子撅起来的小屁股。絮絮叨叨说以后要认真读书,不然出门都迷路之类的话。

  北生…….当然是没听了。反正爹有时候挺唠叨的,也不知道他在说啥,他瞅着外面的风景多好玩啊。

  听后面热热闹闹的,司机从后视镜瞧这奇怪的一家子,瞧那对老夫妻以为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但听了一路的对话,虽然不能全听懂,可也能确认这是人家生的亲儿子来着。

  这一家子总感觉很违和,身上穿的一看就挺好的,不是那种会褪色的便宜货,那派头像是有钱人家。但瞧着面容却又不像,面容粗糙布满风霜,那手也是粗得像是吃苦的人家。

  言行举止也像是没见识的农村人,还不会京都腔,一看就是外地人。

  现在外地人这么富裕了吗?

  早就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了,可年纪一大把还有两三岁的小儿子,看来是投奔有钱人亲戚的穷人无疑了。

  他们这些做出租的司机,别的本事没有,但分辨一个人来历一二的本事还是有的。谁叫他们接触的人多呢,什么地方的人都有,什么口音的也听过。

  想到人家的目的地,更觉得这家人命好。那地方都是保存下来比较完整的四合院区,还都是死贵的那种。过去十几年,京都的房子就很紧张,能一家子住大院子的无一不是有权有势的。

  京都不缺四合院,但是好的完整的却不多。

  现在又说要保护什么古建筑古文化了,但年轻人喜欢住干净的楼房,供暖供水供电,很方便。一些老年人到是爱住一层的房子,方便僵硬的腿脚活动。

  但什么地方大概都住了什么人这是京都本地人门儿清,他不是老京都,也是京都通了。

  “先生,到地方了。”

  “啊,到了(liao)?”李四缩脖子从玻璃窗往出看,左右打量,这地方不认识啊。

  “这是,是…….”

  “就是先生说的目的地,但是您得下车后往那边走几十米,右拐就到了,因为车不能进去那边,所以在这里停车。”

  李四听人家这么说,就掏钱付了车钱。然后姚氏抱儿子,他提着大包小包从人家车上下来。

  等车开走了,一家子站在路口有些茫然无措。“我记得那时候是跟狗蛋汪旋来滴,人家那车是能开到院子边那条小道上咧,咋现在人家说不能到。”

  不能到,他这不认路啊。这在秦师傅家附近才认得,其他的路李四觉得全长一个样咧。

  红绿灯规则,有听汪旋念叨过,等见一起等红灯的人跟滚豆似的快步走,他们忙不迭的跟上,终于趟到对面马路。这是司机告诉他的。

  然后分左右,领着姚氏走。可城市现在的变化那是一天一个样,李四还想靠着记忆力的树啊建筑啊认路有些不现实。

  于是他就提着大堆东西,带着姚氏走这边又回来,“不对路”,然后往那边走还是觉得“不对路啊”,又往回走到远点。

  姚氏都要急哭了,这要是在这里迷路了可怎么办啊?

  关键时刻,李四终于想起来,要不就问问人吧?可是问谁啊,大家都冲冲走过,路过他们身边都绕着走,问谁去啊?

  “要不,问那边的店铺的人吧,这路过的未必知道,那店家做生意的应该好问。”

  “对对,人家老九子啊这里该是知道的。”

  儿子不常说做生意的人,都和气生财,应该不会瞧不起他们也会好心指路?

  李四大包小包的领着姚氏和儿子,过去人家店家问路。

  到那儿一瞧,问谁啊,谁是店家东家,分不清啊。好再人家瞧这老的老小的小,问他们是不是要买什么的?

  “不是不是,是是是,那个,就买,就买……”李四转头问姚氏”咱们买个啥?“

  姚氏被问蒙了,“不是买路…….,不是,问路吗?“

  “对对,姑娘,我们要问路呐。那个“李四把手里一封信的信封拿出来,然后指着上面的地址问。

  “就是这里往哪儿走?“

  人家也好心,给他瞧了然后说:“这是到地方了呀,不过你们从这往前走,然后见着一个小公园,不大,穿过去就到了。“

  “从前来过是,又那个栏子,小道啥的,现在咋没有了?“

  “你那是从先锋路过去的吧,你从这里走刚好是相反方向,就是从后面去的,肯定不一样的。但都能到,京都交通很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