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天还是要李四或者汪旋喊。他们因为勤劳的汪旋,早上好歹还有一块红薯吃,算是垫肚子,可以撑到回来吃午饭的时候。
去年分得红薯,那些挖坏的都让李四蒸了晒干,好的想办法保存。村里基本都是这样,可是过一个冬下来,还是有些红薯因为没保存妥当,难免被冻烂了。
留到现在,天气暖和了也开始发芽,看着不错,但红薯比刚挖那会轻很多,切开来看发现红薯芯缺失不少水份,变得花芯了,不过貌似更甜一些。
狗蛋和汪旋手里的红薯,一看就是属于这种类型,一整个烂了一半儿,切出来角角落落,留下好的部分,洗洗还能吃。这是昨天晚上趁着灶眼里的余热端上锅蒸的,今天再重新加把柴,就可以吃热热的煮红薯了。
吃早餐是很奢侈的行为,李四心疼儿子也忍不住嘀咕。可儿子现在好像饭量特别大,忍不住就要一日三餐,存粮眼看着就瘪下去。儿子吃了也不能不让汪旋吃,如果他这么做,回头儿子还不是把手里的吃的让一半出来给?
李四心疼粮食,不过干脆也让他们吃,反正一顿早饭,两个孩子两块小的红薯。他作为大人不是特别要人命的忙,他自己只吃两顿或者一顿。
地里该种的种了,天也热起来了。野地里草木繁盛,各种昆虫活跃起来,有时候走着走着,脚下踩的草地就不断的跳出各种小东西。蚂蚱了,蛐蛐了,青蛙了等等叫得出叫不出名字的小东西。
夏天即将来临,这时候瞅着正在发芽抽苗的庄稼,摸摸瘪瘪的肚子,以及家里已经空了的粮袋。个个庄稼汉眼里似乎都冒着火光。
到底没粮了,饥荒再一次来临,这时候就看出亲戚好不好,多不多的时候了。或者亲戚多也可能成为负担。
借粮的情形似乎在每年都在上演,一年两三次,总是有人不够填饱肚子。村里生的女儿多,嫁出去了,这时候不是从已出嫁的各闺女家匀出来一点,就是出嫁的闺女带着嗷嗷待哺的外孙回来借粮。
这时候谁家粮食也不富裕,都是面临饥饿的威胁,有那可以当家的婆婆,看着闺女外孙可怜,就给一口吃的。如果儿媳妇厉害的就闹起来了,自家孩子都没得吃,如何做大方给外姓的儿孙吃去?
或者婆婆敲打媳妇儿,不能把粮食往娘家里搂,如果有这种行为,婆婆不高兴了,撺掇儿子打儿媳妇一顿。婆婆和儿媳妇的矛盾,嫂子和外嫁姑子的矛盾,夫妻之间的指责抱怨等等天天都在不同地方上演。
狗蛋家也缺吃的,不过他会掏吃的,每天煮稀的或者混一些能吃的奇怪东西,勉强能过一天。剩下的那点粮食,汪旋每天量得可仔细了,比着水的量下锅。狗蛋他娘跑了,外家也不来往,家里除了李四没有女性大人,暂时还没有人来他家,谁不知道他家因为只有一个劳动力生活更困难?
至少狗蛋父子两就是这么想的。
第28章
狗蛋很不高兴,他气鼓鼓的瞪着他爹和他奶。他爹摸着脑袋,他也很无奈,老娘带着她娘家的亲戚来家里,开口就是借粮。他说家里没粮食,人家一个年纪不小的老太太就拉着他的手诉苦,边说边哭,他啥活也不能干。
看他没说话,人家不说家里艰难了,开始回忆他小时候的事,谁不知道他从小到大是怎么回事儿吗?她说的那些都不是发生在他身上的。什么去外家她给煮了一枚鸡蛋,又说表哥多么喜欢他,吃了什么好东西,他小时候多么糟人疼,她又是如何如何疼爱他的。
还说他不能长大了就忘记恩情等等。李四越听越不是滋味,因为这说的根本不是他,小时候他印象里只去过一次外婆家,还是被表哥给打哭了。亲娘不但不安慰还骂他。
所以这个他不认识的老太太,说是他外公妹妹的老太太,要不是他亲娘李老太太带过来,他根本就不知道她是谁。
她说的那些事也许有,不过可能是属于他大哥或者弟弟妹妹的,不是他的。
李四沉默的看着他娘,没想他娘一点反应都没有,那位老太太说着不着边的话她好像也不尴尬一样。李四有时候觉得自己不是捡来的吧。
他一直没开口,任由那个自称仁慈老太太拉着他的手哭。他娘不耐烦了,催着李四赶紧借粮,李四说家里也没有粮食了。
李老太太就骂,说老娘这一年都没有跟你要养老粮,你怎么会没有?李四哼哧哼哧的说,就是没有粮食了!再说这佬什子亲戚是去父母家的,家里哥哥弟弟跟父母住,粮食不能没有留下一点,怎么就能把人领到他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