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晋]_作者:猫太婆(68)

  既然有这么光明正大的借囗,肯定不愿意为张豺卖命了,于是守城的士兵纷纷翻越城墙跑了出来。

  张豺以谁跑杀谁的头来制止,连杀数十人,也不能奏效。

  就连张豺身边的亲信也率领龙腾卫士二千人,冲破关卡,准备迎接九皇子。

  刘太后十分恐惧,悲痛地对张豺哭诉:“先帝的棺材还没有入土,而祸乱就到了这种地步!皇上年幼,只能依靠将军您了。将军您打算怎么办呢?”

  张豺这时也十分惊慌害怕,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九皇子抵达安阳亭。

  张豺已经抗不住内心的恐惧,主动出来迎接,便被拘捕。

  九皇子身穿铠甲,炫耀武力,从凤阳门进入邺城,登上太武前殿,捶胸顿足,宣泄悲哀,哭石虎,奔丧!就要哭得更像点样子。

  奔丧的场面做足了,九皇子退至东阁。

  张豺迎来了最终下场,被斩首于平乐的集市上,还被灭三族。

  九皇子假传刘太后的命令说:“新皇年幼,之所以立他为太子,那是先帝个人的情义所致。然而国家大业至关重要,不是他所能承担的。应当以九皇子为继位人。”

  九皇子再三假托辞让……

  群臣诚心相劝……

  满朝官员陪着演戏……

  人人都是戏精附体,顺势归了九皇子,对大家都有利!

  九皇子在太武前殿即皇帝位,大赦死刑以下的囚犯……

  封废帝为郡王,食邑一万户,还以对待臣子的礼仪对待他,废黜刘氏为太妃。

  过了不久,又把废帝和太妃全都杀了。

  年仅10岁的废帝……

  石虎第十一子……

  一共在位33天,没有谥号,即全剧终……

  ……

  行了即皇帝位的仪式后,九皇子,哦不,新皇帝并未依照之前的承诺,册封冉闵为太子。而是册封自己的长子为太子,之前对冉闵的承诺,就当全部忘记了似的,当然这个立冉闵为太子的承诺,并没有书面的文书,只是俩方私下协商,如今翻脸不认人,也是极有可能的。

  冉闵没有得到太子位,很失望,但也无可耐何。

  新皇帝给了冉闵极大的军权,让冉闵取代被斩的张豺一职,接管领军将军、大都督一职。

  毕竟之前许诺的太子之位没有兑现,现在赠予冉闵高官厚禄,也是想安抚一下。

  冉闵面不改色地跪拜新皇帝,齐声高呼:“殿下长寿而且贤德。”

  大赦之日召告天下,叛逃的大司空李农前来谢罪,讫求原谅。

  新皇帝原谅了李农,让他官复原职。

  冉闵被册封大都督第三日,就接到第一次任务,与李农一起对付十皇子的叛军。

  十皇子当时正在镇守蓟城,当听说九哥杀了十一弟自立为帝后,就对辅佐他的同僚们说:“十一是秉承先帝的旨意继位的,只在位33日,老九就专横地把他废黜并杀掉,再也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命令内外严加戒备,我要亲自出征去讨伐他!”

  于是十皇子留下部份兵卒坚守幽州,自己率领五万士兵自蓟城南下,并将讨伐老九的檄文传递到燕、赵之地。

  十皇子每到一地,讨伐檄文写得有理有据,人们都云集而来,等到抵达常山,兵众已有十多万。

  新皇帝派冉闵和李农率领精锐士卒讨伐十皇子。

  双方在平棘交战,十皇子的军队大败。

  新皇帝赐十弟自杀,并活埋了十弟手下的士卒三万多人。

  此一战,冉闵与李农结成同盟,汉军将领的同盟。

  冉闵大军搬师回朝,历来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四夷和中原久经沙场的老将都害怕他。

  现在冉闵做了大都督,总揽内外兵权,朝中更无人敢与他对抗。

  冉闵整顿了邺宫内的军务,对原东宫被废的那群人,施以恩惠,令这群人十分感谢冉闵,此举在别人看来,是在拉拢,别有用心。

  有人奏请皇帝,让冉闵和其手下将领,包括李农,全都出任殿中员外将军,封爵关外侯。

  他们的理由是,冉闵功高震主,封到远离邺城外做个王候是极好的,否则留在京师有祸端。

  新皇帝对于冉闵的所做所为不加怀疑,反而把这些冒死谏言的官员们记住了姓名,说这些谏官是恶意损害大都督冉闵,众胡将都怨恨愤怒,又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