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崩[晋]_作者:猫太婆(94)

  左右两翼从旁合围。

  董闰倒在血泊中,他在这人世间留下最后的念头:皇上……臣……尽力了……

  冉闵的先峰兵团已被纷纷击破,不断有汉将被斩于马下。

  慕容氏众将看得惊喜不已,无不拍手欢呼,大叫:“好样的,我大燕军神发威了——”

  八员汉将,均战死沙场,无一幸免。

  从黎明的阳光开始第一战。

  至此天色已暗,借着黄昏的余晖,能看到只剩下冉闵一人还在奋力拼搏。

  这时,朱龙马力已尽,倒毙身亡……

  大将无马如折双腿……

  冉闵展现了不亚于西楚霸王项羽的神勇,无战马的情况下,单人击斩三百余敌的表现,和项羽乌江之战的绝唱一样,是冷兵器史上仅有的两例。

  英雄末路……

  徒唤奈何……

  ……

  纵有翻江倒海之能也抵不过数万鲜卑大军,最终冉闵倒下,被燕军一哄而上擒住……

  ……

  主帅慕容恪以十万骑兵对决冉闵的万余步卒,初战十战十败,之后靠兵力优势和骑兵优势方才获胜,略失名将水准,有胜之不武之嫌。

  吐了一口脓血痰,冉闵不屑地说:“车轮战,消耗战!呸!”

  慕容恪居高临下的骑在马背上,冷漠地看着冉闵。

  冉闵被按压在地,动弹不得,双眸充血,不服。

  慕容恪缓缓道:“兵不厌诈!!不管过程,只看结果。”

  此战沿袭了韩信当年在垓下之战的策略,并创造性发明了“铁锁连环马”战术,在中军退却后、两翼包抄夹攻将冉闵军全歼。

  “铁锁连环马”战术,为后世效防,数百年后,金人的“拐子马”大显神威、所向披靡,就是沿用并完善了此战术。

  对比韩信垓下之战,是以三十万汉军和十万楚军决战,身后还有三十万刘邦军支援,一样被项羽打得中军败退,也是靠两翼夹击、兵力极大优势才反败为胜;

  慕容恪叹了口气:“世间无奈有两件,一是美人迟暮,二是英雄末路。”

  冉闵道:“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十四年前一念之差没杀你!!”

  慕容恪冷笑一声:“世间没有后悔药吃!”又神情落寞地说:“你是我这一生,唯一的对手……可惜了!!”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好像回到十四年前。

  当年少年冉闵获胜,立于马上:“我今年16岁。”

  那时少年慕容恪败于马下:“我17岁。”

  今非昔比,俩位少年早己长大。

  这场在当时代表个人武勇的颠峰水准的一战,因为冉闵被生擒,而结束。

  燕魏廉台之战,自此画上句号。

  第十一战,胜……

  ……

  兵分两路,立即去报信。

  冉闵被擒的消息,传到大魏国,大家都不相信,战无不胜的战神皇帝,怎么可能被俘虏!?

  燕王的信送到太子手中,上书:交出传国玉玺,立即开城投降,饶冉闵不死。

  经过再三确认,冉闵的确是被燕王俘获了,满朝文武百官皆痛哭失声。

  太子赶紧与众臣商量怎么办!?

  大臣建议,与其拿传国玉玺降了鲜卑慕容燕,不如投降南方晋朝皇帝。

  太子当即发出密函,向东晋皇帝求救,并愿意献上传国玉玺。

  ……

  冉闵被押送至蓟城,燕王亲眼见到这个心腹大患成了阶下之囚,不由大为得意。

  燕王板着脸,端着君王的架势问他:“冉闵啊冉闵,你不过是石氏一族的奴仆下人,有什么资格自称为皇帝呢!?”

  冉闵双眸深邃,满脸是血污却无丝毫惧怕之色,他淡定地说:“天下大乱,你们这种夷狄禽兽之类的都敢称帝,何况我中土汉人英雄,为何不称能称帝!?”

  燕王听了大动肝火,居然敢说他是夷狄禽兽之类,大怒之下,令人打了冉闵三百鞭。

  冉闵被挂在刑架上受了三百鞭,已经昏过去了。

  ……

  慕容恪坐在庆功宴主位,静静地看着众人举杯庆贺,将士们都很兴奋,大魔头终于被拿下了。

  幼弟慕容德给他倒酒:“四哥怎么这样闷闷不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