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洞察_作者:matthia(307)

2019-03-22 matthia

  其实猎犬根本不该懂这些,一点也不该懂。但列维毕竟曾经是导师助理,而且现在他的那部分记忆回来了。

  “唉,我也不懂。”莱尔德说。

  “那你怎么画出来的?”

  “凭记忆啊。”虽然不是莱尔德自己的记忆。

  列维问:“既然你不懂,那你想表达什么?搞什么故弄玄虚。”

  说完之后,列维竟忽然感到一阵放松。

  某种熟悉的情绪涌上心头,让他有种错觉,觉得回到了自己的两厢小车里,正在和莱尔德进行毫无意义的拌嘴。

  这种微妙的安心感稍纵即逝。当他意识到它的时候,它就又被时刻盘旋的焦躁驱走了。

  于是列维又板着脸,催着莱尔德有话快说。

  莱尔德指向一串字符:“这些就是你说的,代表观察难度的指数吗?”

  “是的。”列维说。

  “那么这个指数所衡量的‘观察难度’,1982年的和1822年的比起来,是变难了,还是变简单了?”

  看着列维的眼神,莱尔德补充道:“别瞪我,我没有故弄玄虚,也没有学伊莲娜的模样给你讲课,我是真的看不懂才问你的!我并不能调取丹尼尔懂得的全部东西……不知道将来会怎样,反正现在我不行。”

  列维叹口气:“这个挺复杂的,我也说不太好……如果理解得简单粗暴一点,可以说是变简单了。”

  莱尔德点点头:“果然如此……”

  “什么意思?”

  莱尔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关于这组指数,它是侦测出来的硬性指标?还是人为设定的数字?也就是说,它是类似于温度、湿度、长度这种性质,还是类似于设计图上的大楼高度、计划书里的经费预算?”

  列维说:“它不是人为设定的,不是想多少就多少,但也不是长度那种直观的东西,得需要一些很专业手段才能得到它。比起长度,更类似地震烈度什么的吧……”

  说着说着,列维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他沉默下来,抱臂思索。莱尔德等着他,没有催促。

  本来列维想说,他对破除盲点算式阵不够了解,对它的理解不一定对……但他至少可以确定,自己确实能明白这两组指数所指的含义。这就已经够了。

  如果指数错了,施展它的人就无法主动破除盲点,既然1822年的那个人成功了,1982年的伊莲娜也成功了,就说明他们使用的算式阵都是成立的。在他们分别使用两个算式阵时,两者使用的指数都是对的。

  从他们分别使用的指数上看来,比起1822年来,1982年的时候,“不协之门”更容易被人们看到,人们被动观察到盲点的难度更低。

  从1822年以来,学会的导师们一直在还原算式阵,但一直不成功。除了有其他技术问题以外,恐怕也和这组指数有很大的关系。

  这不像量个身高体重那么简单,而是要经过长久的复杂工作。于是,即使导师们还原了百年前的算式阵,也很难将它成功启用。因为上面的指数是错的……因为现实已经改变了。

  之所以伊莲娜成功了,不仅因为她完成了还原工作,还因为她重新测量了代表观察难度的指数。

  列维看向莱尔德:“如果这两组指数都是对的,那就说明世界上一直在渐渐发生某种变化,导致人们越来越容易看到‘不协之门’。”

  莱尔德长出一口气:“我也是这样想的,但没敢直接说。”

  “有什么不敢?”

  “你比我懂,怕你笑话我。”

  莱尔德脸上挂着一种真假参半的表情。列维嗤笑了一下,暗暗又觉得自己回到了两厢小车里,或者某个“鬼屋”门前……仿佛他身边的这位不是莱尔德·凯茨,是昔日那个烦人的“霍普金斯大师”。

  列维决定继续说正事:“不过这也只是理论上的。”

  “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莱尔德摇着头说。

  列维催促道:“有话直接说,别露出一脸丹尼尔的表情。”

  莱尔德笑了笑,他突然很想照一下镜子,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过去有什么重大差别。

  他说:“由于我的本职工作,我能接触到很多疑似遭遇‘不协之门’的案例。案例中分为三类,一类是基本确认遭遇,尚未查明;第二类是怀疑遭遇,尚未查明;第三类是已查明,非范围内。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这群失踪者肯定是进了门’和‘这帮人可能是进了门,也可能只是普通的失踪案’以及‘虽然看起来很像有关,但这件事和门确实没有关系,就是普通的失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