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生存攻略_作者:小蜗牛跑得快(209)

  张继才治下的汴州,几乎成了个大军营,所有人都被动员,为击败鲜卑斗争。这些百姓大多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好友,与鲜卑血海深仇势不两立。

  “……他下令厚葬了许多牺牲的大人,每年祭拜……额,祭拜端仁太子。对了,沈大人的祖坟也被修整过,据说是张继才听说沈大人对百姓的功劳,特意命人修整的。”

  吴君翊说:“他倒是有心。”

  这一句语气平平,暗卫也不知他是褒是贬,继续说道:“汴州一年间与鲜卑交手约有十次,输赢各半。鲜卑的骑兵十分厉害,不过,张继才此人兵法策略也不输人。鲜卑的失地倒是多一些,他们也不在乎这个。每有占地,张继才便命人开垦耕种……”

  吴君翊听了整整两个时辰,暗卫已经说得口干舌燥了,他心里有了成命。“好了,你出去领赏吧,把李起给朕叫进来。”

  张继才,仍然忠于中原百姓。

  吴君翊得出了这个结论,尽管在一年前张继才袭击鲜卑为同州解围时,他就有这样的想法,不过直到今日,他方才肯定。

  吴君翊在纸上写了十六个字:联合汴州,分击鲜卑。固守蜀地,破东追西。

  这十六个字,是沈瑜上一封信里写的。吴君翊信赖沈瑜的判断,更相信自己暗卫的所见所闻:张继才有什么缘故一定要为沈家修葺祖坟,又有什么缘故每年祭拜他殉城的兄长?

  血海深仇,自然还是血海深仇。即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吴君翊也不会对张继才有半分好感,更深恨他的背叛。可是国仇高于家恨,张继才依旧是可用之人。

  “传朕旨意,封汴州刺史张继才为梁王,讨逆大将军,共伐鲜卑。”

  张继才昔日叛乱时自立国号为梁,吴君翊便认下这个国号,大方册封。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吴君翊这几年间常有出人意料的行事,只是这次在朝臣们看来,已经不是出乎意料,而是大逆不道!

  张继才叛乱是板上钉钉,不可改变的事实,还导致大齐迁都南方,皇太子殉城。吴君翊却要册封一个叛臣,岂非有欺师灭祖的嫌疑?

  更有指桑骂槐,痛斥吴君翊是因为兄长殉城,捡到皇位,才会封赏张继才的。

  对这些风凉话,吴君翊或置之不理,或按律处置,总之,无论什么,不管这群人懂不懂,都改变不了他的想法。

  不,应该说,只要有一个人懂,就足够了。

  在这场风波中,不管是阁臣,还是六部尚书,丞相大人们,都令人费解地保持了沉默。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读过吴君翊亲手写下的十六个字,知晓这么做的意义,可又无法接受从前的反叛与死亡,只能沉默。

  敕书发往汴州。不知多少人,在暗暗期待着,张继才会斩来使,再度展示叛臣贼子的嘴脸。

  可他们失望了。

  张继才接旨,面南叩首,亲自上书请罪。

  天色暗了,吴君翊并未入睡,他身着寝衣,翻看各地考评结果,沈瑜又是当之无愧的上等。他在思索着,沈瑜是时候动一动位置了。

  这时,李起前来通传:“周丞相到了。”

  “先生深夜前来,有什么要同朕说的?”吴君翊彬彬有礼地问道。

  周旷跪坐在阴影中,烛光将他的脸映得忽明忽暗。他过了一会才回答,声音比平时还要低沉一些,“虽然这话说来大逆不道,不过,臣一开始教导陛下时,臣以为陛下远不如端仁太子。”

  吴君翊有一丝惊愕,但立刻调整好了。“那如今呢?”

  “但这几年,您锐意改革,厉兵秣马,收复失地……只要您愿意,您将成为一代明君,而且远胜过先太子,先帝,乃至……太/祖。”

  吴君翊笑了,“先生深夜来访,不是专程来夸奖朕的吧。”

  对于那些赞誉,他并不否认。

  周旷的脸上露出疲惫的抬头纹,终于显示出,这位历经宦海,坚实可靠的大臣,也已经垂垂老矣。他说:“但您只有一点,可只这一点,便可以毁掉您。”

  吴君翊突然就猜到他接下来会说什么了。

  周旷的声音愈发低沉了。“陛下,您与伯瑾,有私情,对不对?”

  “先生果然敏锐。”吴君翊避重就轻地回答。

  “臣年少时曾有一挚友,才华横溢,开朗健谈。臣与他一同入学,一道跑马,发誓成为大齐的名臣良将,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出乎意料,周旷突然讲起了往事。“后来,他爱上了一个戏子,为那人散金家财赎身,闹得人尽皆知,因此坏了名声。文人的名声最最重要,那年,果不其然,他落第了,又被家人赶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