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生存攻略_作者:小蜗牛跑得快(47)

  可帝王的爱情往往是烈火烹油、繁花着锦,热烈却短暂。张宫女既不懂诗词,也不擅书画,除了一张脸,再没有什么武器。

  而继位多年的建宁帝也懂得了平衡朝政,不会偏宠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更何况他已有数不胜数的美人。张宫女的容貌新鲜,所以享受几日,新鲜劲过了,便把她忘在脑后,只给了个宝林算是有个交代。

  谁知数月后,这个都快被建宁帝遗忘的女子,却诊出身孕。

  大齐一朝数位皇帝子嗣艰难,先皇成年的儿子有三个,其中一个还是遗腹子,还有一个女儿,这已经算子嗣丰盛了。建宁帝继位十七岁大婚,十多年来,也只有许昭仪诞下他的长子,这一胎不管是儿是女,都颇受重视。

  谁知张宝林的福分浅,生产时艰难,御医在产房外团团转,她在里面哭嚎了一晚,拼尽全力诞下一子,便撒手人寰。

  建宁帝只能怀着悲伤追封她一个美人,仅此而已。

  吴君翊从小长在父皇身边,对于生母所知甚少,也没有太多感情。只有一次,他偷溜去看望许昭仪,听到了宫女的闲谈:

  “二殿下再怎么受宠又如何,就凭着咱们娘娘的母家,也越不过咱们大殿下!”

  “看看张大人那个样子,啧啧,还真以为能当国舅爷了。”

  “快别说笑了,二殿下被养在陛下身边,还不是因为他没了娘……”

  最后建宁帝听完小太监哆哆嗦嗦的禀报后,牵着他去指认嚼舌头的宫女,亲自下旨杖毙。许昭仪被勒令闭宫反思一月,连他的太子兄长,都来给他赔罪。

  然而吴君翊并不满意,他也不清楚,连路都走不稳的他为何牢牢记下了每一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偏要让这些人看见,他不比嫡出的皇子,或是他的兄长,差在哪儿!

  所以他从小处处模仿父皇,他的书法是临摹父皇和兄长的手书,四岁就能写出径尺大的字,六岁作诗就有模有样,让建宁帝在群臣面前称赞他。

  他求父皇给已经赦为平民、授予散官的舅父加官进爵,把所有提及他生母的宫女太监拖出去掌嘴。

  张美人没能给他母亲的照料与关爱,却给他留下了敏感的性格和强烈的自尊心。

  在听完皇后的一番话后,历历往事从吴君翊眼前闪过。

  他终究摇了摇头。“母后,儿臣与您本就有母子之实,不必在乎一个名头。”

  皇后险些失态,指甲戳破了手帕。“太子当真是这么想的?”

  “是。”吴君翊终于起身,“儿臣还要去一趟春和宫。母后若无事,儿臣先告退了。”

  春和宫的一宫之主是许昭仪。在端仁太子薨后,许昭仪就开始每日吃斋念佛。建宁帝也敬重她,封后时晋她为贤妃,给春和宫侧殿修了佛堂,又特地嘱咐宫务交与皇后,不准打扰她。

  吴君翊当年与她也有些情分,但如今不想刺激她,也很少去春和宫了。

  春和宫如同这里的主人一样,一尘不染,静悄悄的。宫女无声地引吴君翊来到侧殿的小佛堂,才出声,依旧是轻轻地说:“娘娘,太子殿下来了。”

  贤妃跪坐在蒲团上,穿着素色不加装点的衣裳,若不看嘴唇的蠕动,整个人如同一尊毫无生机的泥塑。

  听到宫女的话,她毫无反应,也没有看向吴君翊。

  吴君翊要向她行礼,被宫女拦住了,“殿下……娘娘现在不愿受礼。”

  吴君翊看着一动不动的贤妃,轻轻地问:“娘娘是在为兄长祈福么?”

  “不。”

  在吴君翊以为等不到回答时,贤妃才突然出声,“我在为苍生祈福。”

  吴君翊默然。他给佛像上一炷香,又陪贤妃坐了一会,直到贤妃念完了一卷经,他才起身离开。

  自打出了坤宁宫,李起就一声不敢吭,生怕触霉头。直到文华殿的小太监一路寻来,低眉顺眼地跪下禀告:

  “殿下,楚王殿下给您传口信:邓大人进京,请您做好准备。”

  终于来了。

  吴君翊上书已经五天了。五天前,他亲自起草了那封请求召邓先入宫,传授兵法策略的奏折,由楚王润色,他誊抄后提交。

  建宁帝在早朝上听到折子内容时,据说表情十分莫测。

  不过楚王没骗他,他的父皇的确没有发脾气,大臣们也顺着这个台阶,极力劝说他召回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