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_作者:九昼(58)

2019-03-14 九昼

  十座城池是假,要宋霄的命是真。

  “不!!!”君卿刚刚赶到便看到了这一幕,跌跌撞撞地下了马,脚下踉跄一步,跪在了西北苍茫的戈壁滩上,眼底是浓烈的血色,呼啸的长风将他声嘶力竭的呼号吞没。

  无论是考取功名,还是如朝为官,他都是追随着宋霄的步伐,可是在这一瞬,他们之间七年的相守时光,曾经隔着的万水千山,悉数荡然无存。

  君卿做过无数场与宋霄有关的噩梦——梦见马蹄轻踏,梦见战场厮杀,梦见自己送他的长剑哐当一声落在地上,梦见他倒在血泊里,梦见马革裹尸,梦见自己亲手将他的牌位摆在英魂殿上。

  每每午夜梦回,他都会失神良久,然后暗自庆幸不过是梦。

  现如今,那个陪他度过年少时光的人,在漫长的时光里,终究与他失散。

  “等我回来。”

  ——再也等不到了。君卿狼狈地跪在军前,浑浑噩噩地想。

  一支响箭窜上云霄,紫色的烟火在空中绽放,那是城破的信号。

  没想到若羌楼兰竟铤而走险兵分两路,与城中未肃清的叛贼里应外合,攻破了玉门关。

  慕容澜脸色微变,回首望去,在君卿的后方看到了谢明珏的身影,心中稍定。

  前后夹击令西北军陷入两难的境地,慕容澜略做沉吟:“十三夜羽保护好君相和世子。传朕的命令,收缩两翼,骑兵做先锋,弓兵压阵,强行突围。”

  昭和十一年十月廿三夜,星陨如雨,曾有天火自西北方坠落。次日,镇北将军宋霄殁,副将贺悯叛逃,玉门关兵变失守。景帝慕容澜御驾亲征,下令往南撤退至阳关修整。

  宋霄曾说过,丈夫生当以身许国。

  可笑的是,赫赫有名的将领没能风风光光地死在战场上,而是遭自己人的背叛,为敌军祭了旗。

  君卿扶着宋霄的灵柩回京,战场之上无法收殓尸骨,棺椁中只装了那刃随宋霄征战多年的青霜剑。

  宋霄出征之时,汴京城万人空巷,为他送行;他走的那天,举国哀痛,千里缟素。

  第三十二章 割袍

  汴京之中,任谁都没想到,岭南王世子跑了八个多月后,并没有被陛下抓回来,而是自己主动回京,还径直回了宫!一时间众人都有些不确定,等陛下凯旋,封妃大典会不会继续进行。

  黎公公看见他也是一愣,转而眉开眼笑道:“殿下,您回来了。”他仔仔细细地打量谢明珏片刻,连连点头,“许久不见,殿下精神倒是好了许多,身子看着也没那么单薄了。”

  能不好吗?国师可是为他足足调理了半年,一海碗极苦的药,天天给他灌下去,一边逼着他喝还一边结合魏史与当今现状给他讲帝王之道,末了,连块中和苦味的饴糖都不给。

  甚至还有一次,谢明珏实在是苦得受不住了,托神官帮忙买一小包糖回来。神官见他不在,便随手搁置在了桌上,等他用完晚膳回来时,就看见国师坐在桌边,一边满脸嫌弃地说天水县的酥糖做工粗糙,一边将那一包全吃了。

  谢明珏这么一个嗜甜的南方人,现在只要一回想起来就觉得嘴里暗暗发苦。他愿意回京的其中一个原因大概便是被国师灌药灌怕了,不知怎么的,他打心眼里觉得慕容澜即便是气上头了,也不会这么折腾自己,最多……谢明珏抿抿唇,最多在床上教训自己一顿。

  谢明珏被自己脑中突然出现的这一想法惊到,觉得自己八成是被苦疯了,才会生出这般不知廉耻的念头。

  不过也多亏了国师医术高超,硬是将他自娘胎里带出的先天不足与进京后的身体亏空给补了个七七八八。国师告诫他,若是日后不注意调整心境,反弹得会更加厉害。

  谢明珏摇摇头,将凭空生出的乱七八糟的念想都抛置一边,询问这八个多月来京中发生的大事,以及现如今朝中是谁在稳定人心。

  黎公公一一作答,谢明珏也从他的话语间渐渐理清了这些月来所发生之事的脉络。

  左相估计是老糊涂了,才趁着慕容澜和君卿都不在,竟然明目张胆地勾结匪寇,在踏春节劫走了诸位大人的家眷后,自己也跑没影了。

  南衡作为王爷,自然而然将此事揽了下来,派元斐带着两万禁军去救人。众人都不解,魏国重文轻武,有作为的武官都去了西北前线,再怎么说也不应该派言官前去,言官能干嘛?站在山脚下骂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