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也看过去,他认出那人腰上一块玉坠是玄黄之物,可见他面容僵硬,想必方才闪电般地又给自己罩上了一层面具,心下顿时明了这是玄黄所说的“局”。
被点了名的左念未曾搭理他,已有些华山派的弟子坐不住,他们本就憋着一肚子火,这时不顾黄元义与赵真劝阻,竟纷纷出言道:
“你算个什么东西!”
“华山派的事,何曾轮到外人指手画脚?”
清正端肃的论道场突然变得喧哗,席蓝玉没预料到会发生这种变故,眉头一皱,却并未劝阻,而是高深莫测地立在一旁,锐利的目光落在了赵炀身上。
那华山派掌门平时御下不严,自己的位置都坐不稳,此刻发声的大都是门中徐常天一派,他如坐针毡,深秋的午后,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
喧哗中不知谁快人快语,声音浑水摸鱼地传来:“十二楼与我华山派无冤无仇,长老宅中发现一把柳叶刀,瓜田李下,他们就真的无辜吗?!”
此言一出,连带十二楼这边也霎时哗然。
左念望向闻笛,他恰到好处地做出一个“疑惑”表情,却见左念稍一眯眼,知道这是要他出头了。闻笛暗骂一句这死要面子的又把自己当成他的嘴,轻身蹿上高台,在赵炀面前施然而立,一抬手制止了十二楼那些不满的声音。
“人多嘴杂,还望赵掌门不要见怪。”闻笛客气地一赔礼,继而转向席蓝玉,笑道,“本门年轻些的孩子们没见过这种世面,受不得污蔑,席先生见笑了。”
席蓝玉面露不快:“你是何人?”
闻笛矜持地笑了笑,道:“十二楼弟子闻笛,斗胆向席先生讨教。”
席蓝玉原是恼他打断自己,听罢略一挑眉,觉得此人替十二楼出头,似乎有点意思,方才的不快也消退了大半,道:“原来是左掌门座下的小友,请讲吧。”
“华山派的灭门惨案,请问先生听闻了么?”
“前日赵掌门告诉过。”
“那么先生可曾见过那把柳叶刀?”
“不曾见。但据他们说,刀锋与徐常天前辈身上致命伤痕吻合,应当是凶器。”
闻笛痛快道:“华山派这么大的事,席先生也说了不曾到过现场,只听说了一些大概。恕晚辈才疏学浅,这其中有几处关节,实在想不通。”
在座恐怕没几个人意料到闻笛一张嘴就是前几日私下里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事,一时目瞪口呆,全部的目光也都聚集在席蓝玉身上,以为他会勃然大怒。
岂知席蓝玉只意味不明地眯起眼,道:“何处想不通?”
闻笛余光瞥过左念,见他没有阻拦的意思,往前跨了一步道:“于情,赵掌门与贵派商掌门乃曾经差点义结金兰的兄弟,又与前辈您关系匪浅,深交多年。于理,清谈会的东道主是北川学门,临淄又是今次盛会所在地。出了这么大的事,赵掌门为何不直接找上学宫,反而放任门人来我十二楼声讨真凶?”
他说得弯弯绕绕,在旁人听来不过是把其中利害关系摆了出来,但赵炀的脸却一下子白了——有心人听去,闻笛就差没指着席蓝玉说北川学门纵容华山派内斗行凶,还找十二楼当替死鬼了!
赵炀倏地站起来,怒道:“前辈还不曾开口,容你在此搬弄是非吗?!”
闻笛嗤笑,并不回头:“赵掌门急什么。席先生一言不发,难道是并不知道真相,一直被你们蒙在鼓里吗?华山派好厉害的手段,不知从哪找到我师姐的刀就急吼吼地要栽赃……我说的没错吧?”
“放肆!”
与赵炀恼羞成怒的话音一同响起的还有金属声,闻笛不紧不慢,亦不曾闪躲,只听风辩位,在那剑刃直直地刺向自己肩胛时,猛地侧身以双指夹住剑锋。
“与人斗,其乐无穷。斗死了徐常天,你的位置才坐得稳。他一日不死,你就一日如芒在背。正巧徐常天从前与我师父起过一点口舌纠纷,如果我师父怀恨在心,似乎也圆得上……我说得对吗?赵、掌、门。”他慢条斯理地说完,对上赵炀震惊的表情,异常温和地笑起,“自己的主意,还是有高人指点?”
本是安静的台上台下忽然因闻笛这番话起了滔天波浪,一时间众人议论纷纷,席蓝玉的神情也逐渐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