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县爷爷隆恩!”
专家B叩头叩得像钟声一样响。
“好了,知错就好!”县老爷以雷霆般的手段,显出了菩萨般的大慈悲,叫一声,“退堂!”
各挨了五十大板的两个专家,几乎是爬着行走,废了一通好力气才出了衙门。两人面面相觑,虽如惊弓之鸟,也有衷言相诉,但又立即转过头,分开行动。
“对!立马涨价,买我的房子要多加50万。”
打给中介的电话,专家B说得很清楚,“月尾再无人问津,继续加价100万!”
另一边。
“呸!呸!呸!”
愤恨在心的专家A,见自己离衙门已经很远了,便一连吐了三口痰在地上,嘴上骂道,“天杀的你个狗县官,说真话也要挨打!呸!呸!呸!”
原来,所谓的“不准”,只是口头说说而已,即使人们做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所以,关于那四个字的精华,答案到底是什么?
这是个未解之谜!
☆、师语
晨曦,大火榕树下,有一师一徒在静坐,想是参禅悟道。
不一时,小弟子问:“师傅,为何今日阳光如此优美,过往的行人却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大师微微一笑,答道:“你没看见,他们是在顶着烈日,负重前行!”
果然,前方的平地上,尽是些早起谋生的匆匆过客,来来往往。那天上猛烈的太阳光,向整个大地扑面而来,几乎没有一块阴凉之处,除了古木之下。
“此处很吵!”小弟子忍不住抱怨道,当他听见了风吹起绿叶枝干的婆娑声音。
“是你的心在吵!”大师依然双目微闭,纹丝不动。
过了一会,小弟子又好奇的问:“师傅,你能预测未来吗?”
大师摇了摇头。
随后,大师主动睁开了眼,语重心长的对弟子说:“虽然未来不可预测,但规律却无处不在!”
小弟子不解的问:“规律是‘禅’还是‘道’?”
大师又摇了摇头,微笑着说:“都不是?”
“那是什么?”小弟子焦急的追问。
大师不言不语,站了起来,小弟子也一样。
“这是什么?”大师指着古树。
“树!?”小弟子脱口而出,但语气有些怀疑。
然后,大师又指了指外面过往的行人,“那是什么?”
“人……是人吗?”小弟子终于犹豫了起来,不知师傅要干什么。
“好了,坐下吧!”大师重新坐回了地上,这次正对着弟子,“现在你明白了吗?”
“呃!弟子愚钝,请师尊赐教!”小弟子不懂,便只能虚心请教。
大师深吸了一口气,没有叹息,悠然的对弟子说:“存在即是规律!”
岂料小弟子又问:“那禅和道呢?”
“道源于心,禅即你我!”
说完,大师再也不说话了,轻轻微闭双目,在树荫底下,打坐,冥思。
就这样,一师一徒,言传身教,一代又一代,终于成了宗门正派。
☆、雨巷
窄巷人生,宽大生活。
我见过的巷子,何其的多了,尤其是在大海的南边。
南方的巷子,多为街巷,也有少数內巷,或称府院小巷。
这些巷子,错落无致,不管是有意的形成,还是无意的构造,都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所以称之为美感,并非其真的很美,抑或很漂亮,得益于它所经历的时代,承载的记忆,饱含的风霜,见证的岁月,只要一石尚存,比那百岁老人还要长寿,但却无法像古人那样言语。
为了叙述时光,宽大窄巷仅凭一抹尘色,或一道刻痕,或一块记碑,便能给人以永恒的纪念。
可我想到的不是名胜古迹,也不是文物建筑,更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时代湮灭时代,世纪穿越世纪,浩瀚的星海长河之中,那些最平凡的东西,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印记,于其中便有我很是感兴趣的蚁巷。
陋巷,本身可谓无名,可谓有名。正如人生的意义,本无意义,犹如一张白纸,什么都没有,若将生命比作一支钢笔,构成它的零部件便是世人的生活,然后在这张有限范围的纸上,不断的写下了文字,涂画了轨迹,一笔一划便有了一笔一划的意义,一字一句便有了一字一句的意义,总之写下了什么,便有了什么的意义。这不是心灵鸡汤,也不是精典语录,我只想将每日路过那熟悉的蚁巷,从内心的晦暗深处,写进白纸人生的旭日阳光之下,试图在思想的混乱中找寻到一丝心灵上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