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号_作者:改来改去(299)

2019-03-05 改来改去

  即换言之,其文说胡某抛弃了同龄之人,然则以整体发展之角度,为何不能是同龄之人抛弃了胡某。

  同龄之人,举国上下,无论保密之至关重要岗位,抑或执勤之非常一般坐席,无人知晓,鲜为人知,其同龄相似胡某者,大众用户,有多无少,平平凡凡,兢兢业业,是否亦可谓胡某被此类同龄人之抛弃乎。

  果然谁抛弃谁矣?予之问也!

  若非要争论一时之是非答案,刷屏网文之作者,真乃自取耻辱矣!

  本来人生之意义,成功与否,全在个人之思考,旁人原无置喙之地,缘何定要扯上全民之讨论,其中煽情,内里矫造,居心不良,试图以一私人哗众取宠之名,行扭曲核心价值观之实,其心可诛矣。

  呜呼!

  现实残酷,理想骨感。此一套残旧作文之思路,今仍有人抄袭之。

  予援引韩寒之言,可谓极其讨厌,纯粹贩卖焦虑,企图制造恐慌!

  ☆、壹城壹店

  壹城壹店,壹城伊人。

  予之经过各线城市,无论大小,皆有新华书店,最钟爱之去处,仅此而已。

  新华书店,于此南方大城之别名,乃呼作购书中心,予之光顾,其久矣!

  予之特别记忆,是回不去的青春,是熟悉的纸书的油印味道,是陌生的旁人的俊俏笑脸。

  购书中心,当然是以“购”为主,“书”为辅,中心位置或次之,故里面书品繁类,古今中外,自然科学,等等,无不涉及,真乃藏宝之楼阁,华韵之仙宫!

  谈及买书,如今或俨然成为一种攀比消费之怪现象,明显之物质需求,而非真正之精神所需。真心读书者,其实难分辩也,尤其是肉眼凡胎,认不出读者是否上心。购书者,日日不在少数,次次不下百人,一本或几本,一摞或几摞,一筐或几框,皆有之。上述消费者行为,予之亲眼所见,常常困惑,不知其是何心理,不排除几种可能,有真读书,有假读书,真假读书,不真不假读书,……。

  曾几何时,予明白记得,社会之主要矛盾乃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以此可见,厘清利弊,均衡发展,人同物理,何其重要!

  予之每次得空前去购书中心,每每发现高楼内里层层,皆有喜爱读书之消费者,或席地而坐,或倚靠书橱。予观此一番热闹,尚感传统阅读,希望犹存矣!

  现代社会,快速阅读,时政新闻,关键信息,内容无不短小精悍,篇章亦是言简意赅。究其原因,众所周知。此种变化另外衍生了许多新兴之蓬勃产业,隐蔽之不法交易,又是万象丛生,利弊共存。

  全不予论,专谈阅读!

  传统与现代,阅读的方式,利弊尤其鲜明也。

  传统阅读,纸质书籍,是实体之物,白纸黑字,追本溯源是人与物的劳动果实。

  现代阅读,电子书籍,是虚拟之物,代码程序,归根结底是0与1结合的新产品。

  前者携带不便,最多只能拿上几本,难懂不识之生字怪词语,但质感强烈,且不伤眼力。

  后者携带轻易,存贮书籍极其众多,生僻字眼单词线上即查,但毫无质感,且损伤眼力。

  方式,自主选择;利弊,唯均衡也!

  ☆、犁田耕地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

  天下之物倍加磨冶,皆能变换本质,别生精彩,何况人之于学。

  天下凡事倍加用心,皆能努力达到,求得成功,何况人之修身。

  人若不断修己,诚对四方;求真务实,持之以恒,使其与时合,与境合,与人合,何患不能建功立业。

  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期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博。大地数万里,不可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夜仅一榻耳,当思珍惜。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一毛耳,当思多览。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财力之所能及者,不过太仓之粒耳,当思奋争。然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