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要我给他生太子_作者:禁庭春昼(22)

2019-02-20 禁庭春昼

  陛下发间有些湿气,刚醒就沐浴?国公爷想娘娘说的怕是真的。

  皇后让身边内侍传话:“公爷向来不管家中事,可这回事关国祚,还请公爷以大局为重。”

  国公爷想起前些日子听到的流言,说陛下无后是因为好男风,那国舅爷手无缚鸡之力却封了武安候,又是陛下跟前的红人,听说常留宿宫中……

  国公爷倒不觉得是真的,但毕竟不好听,因此拘了儿子几日。

  那内侍道:“当初娘娘叫人给公爷传话说三弟性子乖张,让拘在府中磨磨性子,公爷便当真以为如此么?”

  公爷心中有些不喜,这到底是他家的事,当初内侍来传话他摸不清是宫中哪位的意思,于是照做,如今明朗了便有些愠怒,把他公府当自己娘家了?

  他们这样的人家,三儿又一向得陛下宠爱,乖张些又如何?

  却听那内侍道:“中秋那日,陛下在养心殿幸了人,掖庭却未记下。那日侯爷便在养心殿。”

  国公爷眼皮一跳。

  内侍继续说:“这几日流言四起,不论陛下养在养心殿的是谁,娘娘脸上都不好看,况且那是元皇后的亲弟弟。”

  国公爷思忖着开口:“三儿自小养在宫中,同陛下倒比两个亲哥哥更亲近些,陛下又宠他,他多进宫也是……”

  皇内侍打断他:“公爷,您若不信,只管去养心殿瞧瞧……听说公爷今日前脚出府,侯爷后脚就进了宫。”

  公爷心中愈发不喜,这事在自家府上安插了人?只是不知是府内还是府外?这当真是皇后身边的人?愚蠢如斯,那皇后也真不愧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娘娘觉得该如何?”

  “不论是真是假,公爷带着家人回乡祭祖吧,也好叫这流言平息。”

  国公爷于是来了养心殿。他不傻,流言总有源头,不管是真是假,不可能是养心殿传出去的。

  既然如此,不管这幕后之人目的如何,避开确实是最好的。

  国公爷也是男人,男人做了事后多少有些不同。国公爷没想到娘娘说的竟是真的。

  陛下客气地喊了国丈,国公爷一时竟分不清,陛下这声国丈是为谁喊的。

  国公爷理清了心思,说了来意。

  陛下说:“长生睡得沉,还未醒,国丈不如先回府去,长生若赶不上回乡,朕自派人送他。”

  过了腊八就是年,各府纷纷准备起年节公爷却临时决定要回乡,蹊跷得很。

  况且国公祖上在河北,不很远,走上十日左右也就到了,时间上还宽裕,却走得这样急。

  国公爷没办法只好应:“是。”

  陛下状似无意间提起公府二爷在翰林院当差,二十三日封笔,赶不上回乡。

  国公爷哪里想过这么多,当下只能说二子媳妇有孕,不便长途跋涉,今年不回。

  陛下就说:“长生自小是在朕身边长大的,这要分别许久,朕也有些不舍,且二公子一人在京难免孤寂,便留了长生同他兄长一处吧。”

  国公爷无法,只能说:“陛下恕罪,实在是听到了谣言,要带幼子回乡避避。”

  陛下问什么谣言,国公爷照实说了,陛下思索片刻:“朕竟不知有这事,也怪朕不好,喜欢长生就讲他拘在身边……倒是没注意这些。”

  国公爷连忙说能得陛下宠幸是犬子的福分。

  陛下点头:“只是这出行不宜匆忙,回乡之事不若暂缓两日?”

  国公爷应下,告退了。

  人一走陛下沉了脸:“去查,从哪传的话。”

  不过片刻张太监来回话:“国公爷从娘娘宫里来的。这流言确实是有的,只是要查明源自何处还要些时日。”

  陛下却说,不必查了。

  除了皇后还有谁。

  长生离京也好,有些事也该清算了。

  侯爷醒后,想到自己与二郎颠鸾倒凤,老爹却被晾着喝凉茶,连带着对陛下也没有好脸色,全然不顾是谁勾着人不放。

  他这喜怒不定时不时的闹闹脾气,陛下也习惯了,安慰他,国公爷不会动家法

  的。

  等待陛下传召时喝凉水又战战兢兢不敢方便的当然有,但张太监可不敢这样怠慢国公爷。

  再三向侯爷保证招待得好好的,侯爷还是怕,大概儿子怕老子,这事是天生的,陛下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