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心里一点儿也不在乎,这副将做了这么多年,他也没想着再往上爬。以前他没时间陪阿玉,连阿玉的命都没保住。现如今他不求高官厚禄,是不是就能不一样了呢?
前尘过往,皆有因果。他孤独了近十年,不想再一个人走了。
第二日早晨天还未亮时,两人便出发了,相会在倾城阁门口,倒叫李怀恩有些惊讶。
往日出征前,李澜笙势必会在府里过夜,这次竟跑来青楼快活。
李澜笙看他一眼,一副捉奸在床的表情,不等李怀恩开口说些什么就走了。
近十万大军随李澜笙身后浩荡出城,马蹄踏出城门时,李澜笙才倏然松了口气。那皇帝仿佛一块悬石,紧紧压着他心头,日夜不得安宁。
李澜笙摸了摸怀中解药,目光锋刀般狠厉,目光紧追着前方,心里却想的是,此生绝对要摆脱束缚。
这两人倒是走得干净,花臣晨起时摸得身侧无人,便起身下楼去寻,正遇着去送洗衣物的宁霜便是随口一问:“可见着李将军?”
宁霜一愣,有些奇怪看着花臣:“今日是出征之日,李将军已然走远了吧。”
花臣顿了顿,只觉得心里一空。他前日是听李澜笙说日子提前了,可没想到会这么快。更没想到他竟一声都没说就走了。
宁霜看着花臣摆袖又上楼去,脸色铁青,又听得剧烈一声门响,才松松舒了口气。
向北以南
八月末里,既是干燥,暑气也还没有散去。这种天气用来赶路最是累人。近十万的兵马奔在郊外的野路上,开始时尚有山水环绕,湖光山色,到后面沾染上北地风气,就半分江南气色都无了。
抬头是,只看到满目黄山土地,许是没有人家住户,树也没有几棵,即便有的也只在山顶独树一帜。
然而这般萧瑟景象,李澜笙却是不陌生的。他本就生于北方,少年十岁皆在此种环境中长大。十岁之后他便被父辈接去江南,在将军府习正宗武艺。饶是现今已经安定于江南,他也有了名位,却还是十分怀念少年时纵马草原时那种欢畅。
行军大约策马奔了将近一月的路才赶到,为了减少马匹的损失,并未选择日夜兼程。
他还未曾与铁勒这伙人打过交道,只是惯有的自信让李澜笙觉得他一定不会输。
等入铁勒腹地,入目成片草原无穷无尽时,李澜笙听见身后的将士们皆叹了声。此番景色江南亦有,但没有天高云淡的物候相称,再如何看也是差那么几分味道的。
“今日驻扎此地,静候铁勒动作,寻营地时,注意切勿陷入沼泽。”
得了主将吩咐,随行军队便四散而去循着分好的小队自行扎营,因是在草原,所以水源并不成问题。只是他们的余粮只够支撑一月之久。
只是这种问题并非李澜笙所担心的,这年轻的将军似乎又在盘算着另外的什么事。
“待他日不必打仗了,我便带宁霜过来看看这番景象。”李怀恩小酌一口,神情里都带着惬意安然。
“你倒是到哪儿都想着你那相好。”李澜笙冷冷看他一眼,却不由自主想起花臣来。他与花臣,其实并未有多少情分,只是一处相好时竟心安理得,他自己内心也觉得安逸。
花臣在他看来与别的青楼头牌无甚区别,明明是风尘中人却莫名透着股傲劲儿。只唯一有所不同的,他那股傲气并非来自于他的容貌,而更像是与生俱来的。
李澜笙不喜欢天生傲气的人,尤其是花臣这样毫无资本却莫名孤傲的。可他与花臣相处又非常融洽,以致当初闻花臣自抚一曲天下惊绝,令他至今都记忆犹新。
他有种感觉,若他日花臣得权,必定能掀起一片风云来。可是这样的人竟成了青楼妓子,倒有些可惜,这种身份应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那自然,本将军花了银子的。”李怀恩又喝一口温酒,心里愈发觉得幸亏给人赎了身,否则现在指不定给谁欺负了去呢。“来的路上我就想着,以后要是不打仗了,我就辞了官带着宁霜到这儿来,名酒美人才是真正肆意的好日子。”
李澜笙抬头,望了满目一片辽阔草原,内心竟有些茫然。李怀恩似乎已经有了打算,那么他呢?从小以来他只知自己该功成名就,保卫河山,他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出生于将军世家的子弟,没有哪个不这么想的,况且他少年英才,更应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