昀庭轶事_作者:昀珺子(15)

  淳于夜来目色安静,莫名有一种香车宝马固然让人钦羡,街边一碗热面条也自有其滋味的泰然感。封长史已有些年纪,经历过自己嗷嗷叫着老子天下第一的少年,也有过因为几个铜板愁白了些许鬓发的时候,除却自己的经历,眼中见过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像淳于夜来这样,见过便见过,诸事不入心的模样却是极少。

  查令司不是一般的府衙,查令史除却聪慧机敏之外,性子不可太飘,若爱富贵华丽远胜于事实真相,那么还不如及早投了其他门道,莫要来查令司浪费时间。封长史一见新人,便会找些机会来观察观察,若有不合此道的,便也及早劝了回去,见淳于夜来这样,一如案史库便好像把自己埋了进去,出了门来,可见衣香鬓影,却也不怎么留心的人,他一时还真不知怎么教导得好。

  “面来了,客官请慢用。”

  封长史和淳于夜来终于等到了座位,落了座。面条嚼在嘴里,淳于夜来觉得口味一般,可能是自己太想念膳堂的葱烤大排了吧。一碗面末了,封长史凭着自己年纪大还是上司份上,抢先结了面钱。淳于夜来心想,下次得找家大排做得好的回请过去。

  吃了晚饭,腹内有底,长史大人才言明此行要去之地。

  “有时案子办着办着往往会碰到一些熟面孔,现在本史带你去看看这’熟面孔’的汇聚地。”说着,他们又走到了另一处灯火通明的大门前。淳于夜来抬头一看,匾额上用一种洒脱不羁的笔锋写着“销愁坊”三字,他在大门外老远就听见了里头的喧哗之声,想不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都难。

  淳于夜来,“堵坊?”

  封长史,“正是。”

  嗜赌之人却易大输,大输后易失神志,更妄想翻盘,却更易将自己逼入末路。淳于夜来随封长史穿行在赌桌之间,眼见赌桌边下注之人,全神贯注在那摇出的骰子上,除了那一到六点,万事皆不理会,若是摇出的点数中意,便大笑着长舒一口气,若是点数不如意,那简直要了命似的,怒目圆瞪,面色发红,再遇到旁人多话嘲笑的话,简直要动刀子干架了。

  听人描述已觉得不可思议,眼见更觉得此事可怕。淳于夜来既然已知封长史是带他来见见所谓市面的,便将周遭细细地看着。在人声鼎沸里看完了一圈,他随着封长史步上了台阶,上了二层。二层是那比武台所在。

  “经历过毗京之乱,国主已不许官宦人家私养武士,不过还是有些会点功夫的来这里碰运气,被一些别有目的的人看上的话,去做一些为非作歹的事,据说要价很是不菲,不比投在什么官宦人家差。”封长史小声地和淳于夜来解释道。

  他们找了个视野不错的位置坐下,烛火之光都巧妙地汇聚在比武台上,台上有两名武士正在酣战。台上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其中一方无论是力度还是速度都胜于另一方,打到此时,那偏弱的一方已经完全没有了反击的动作,简直完全凭着求生本能和下意识在抵挡着对方的攻击。可为什么还没有完全决出胜负呢?因为那偏强的一方似乎起了“逗猴子”一般的残酷玩心,只要对方不认输,他就专挑些尴尬的地方攻击,惹得看台上响起了意味不明的哂笑,这么一来,那偏弱的一方却是更不好认输。

  淳于夜来毕竟有过入“魔窟”的经历,这么让人颜面尽失的场景,他看着都觉得窝火。他想的是自己直接从这看台上飞身下去,往中间一拦,可往下一望,啧,这高度着实有些超出能力。他回身,刚想问封长史如何终止这场比武,四周就响起了一阵惊叹。

  “你来做什么?”

  问的竟然不是对方是什么人。在这销愁坊比武台混的自然都认得这副瑞兽面具,此时那戴面具的人正立在场中,挡在那被殴之人前。

  其实赌坊有赌坊的规矩,比武有比武的规矩,双方凭实力分上下,一时输赢并不代表永远的输赢,比武台上横插一杠却是有些坏规矩的做法。只不过,慕如羽刚从清微山回来,身心都被山风洗炼得要羽化成仙一般,再加上清酒美景让人心情舒畅,一时回到盛京城中,又一时闲来无事步入了销愁坊,一下子看不惯追着人打这回事。

  “不做什么,你赢了他,赏金我出,现在和我过几招?”

  那方才还穷追猛打的彪形大汉闻言露出了不情不愿的表情,可看台上的气氛已经被点燃了,他若是此时不应战,倒显得更丢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