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到古代种田_作者:云语夏至(27)

  简洺也就给个提议,剩下的看他们自己,他就不多言了。

  “你们先聊着,我去弄点东西做饭。”简洺道,“方淮,你跟家里人说一声,也留下来。”

  “行啊,反正我回去也是随便找家店应付。”方淮很爽快,“弄什么好吃的?”

  “泥窑鸡,竹筒饭,有兴趣吗?”

  “有啊!几年前去野炊的时候吃过之后就再没有吃的,后来想弄也不方便,想了很久了。等我一下,我回来后和你一起弄,人多一起才热闹好吃。”

  其他人也纷纷表示要帮忙,哪有坐着等吃的道理。

  “那我就不客气了。”简洺分别请其他人准备需要的物品。

  需要准备的东西不多,只是要准备竹子干柴,锄头与碎砖头这里。

  拜托完其他人,简洺转而对方淮道,“我也要去集市那边弄点食材,和你一起吧。”

  ”走吧。”方淮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草屑,其他人也纷纷行动起来。

  集市那边暂时没有卖食材的,只能拜托别人酒楼食肆卖点食材调料。

  老实说,上酒楼食肆不吃饭,反而要买食材自己做,这要求听起来像踢馆,是幸好李掌柜是熟人,甚至没收他的钱,免费送给他。

  食材的事情解决了,方淮也回来了,正好当苦力。

  两人回到的时候,其他东西都已经准备好了,柴火堆了一地,竹子粗略看起来有十几根,有点多。边上还有几个新挖的竹笋,上面还带着泥,很鲜嫩。

  竹子对农家的作用很大,这里不远处就是一大片竹林,每家每户,屋前屋后,都种有一丛。

  春天正好是挖竹笋的时候,过两天去竹林走走,一直吃的竹笋都是在菜市场超市买的,还从来没有试过自己挖竹笋。

  现在住在农村,怎么也得体验一下农趣。

  想得有点远了,简洺回过神。

  凌峰和其他两个人将竹尾削掉,破开,劈成长而细的小竹条,好像要弄什么东西,简洺也没多问。

  放下东西的第一时间就用先打水将干荷叶给泡开。

  “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其他人纷纷过来帮忙,一看他们买回来的东西,十几只鸡一筐鸡蛋,还有腊肉干蘑菇,都不便宜,本来以为只是吃一顿便饭,现在都有点不好意思。

  “没事,这些都是别人送的,不花钱。”不想客人的心里有负担,简洺解释道。

  当然,即使李老板要收钱,他也是想要买这么多的,别人帮忙了这么久,就请一餐饭,还弄点汤汤水水,全是青菜的,哪好意思。   首先弄的是竹筒饭,竹子整筒砍下来,保留两头的竹结,小心在一头钻一个孔,洗干净后,晾干。

  香菇泡开,和竹笋腊肉一起切丁,再放上玉米粒胡萝卜粒,加调料,与泡好的梗米糯米一起拌好。

  通过漏斗,将拌好的材料弄进竹筒里,加入适量的水。再削一个小塞子,将竹筒的小孔塞好,接下来放在火中小火慢慢烤就好了。

  等待竹筒饭烤好的时间里,在边上挖了好几个环抱大小的土坑,用碎砖头叠成窑口,因为是弄泥窑鸡,窑口弄的大了一点,免得到时候塞不进去。

  一些人到硬一点的地里锄出大小合适的土块,另一半人就利用这些土块搭成尖角泥窑。

  泥窑鸡最难弄的地方就是搭泥窑了,泥块本来就易碎,拿的时候需要小心翼翼,还是要注意底下的地方要用大块的泥块,上面就渐渐用小的,免得上面的那块太重,压碎了下面的泥块,就这么一个原因,几个泥窑加起来就塌了好几次。

  还有好几次是没有渐渐收缩顶端,导致泥块垒得老高,却一直收不回来,只能弄倒重建。

  在场的汉子一把力气,是干活的好手,现在大手小心握着没有掌心大小的泥块,小心翼翼的往上放,眼看就要建好了,突然间就塌了,挫败感袭来,几次都想放弃了。还是看在吃的份上坚持下来,最后六个膝盖高的泥窑伫立在地面上,满满地自豪感。

  “如果有手机,我一定要拍照发朋圈,多么伟大不容易的建筑!”方淮为了自己搭建的泥窑转了好几圈,各个方向欣赏了一遍,遗憾道。

  “滚,别臭美了,赶紧去烧火。”简洺毫不客气打击道。

  泥窑鸡的做法就是将搭成泥窑的土块烧成红色,再把柴火碳之类的东西清掉,利用土块的温度,把食物弄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