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_作者:金十四钗(349)

  他一把火了烧掉这个鬼地方,带着她,带着所有与她一样命运悲惨的女孩逃出无尽深渊,迎向光明新生。

  姐姐阿妮深陷毒窟,身不由己,她逃出去以后无依无靠,就躲进了寺庙里。没想到会在这里遇上那个男人的队长,她偷听主持与那位队长的谈话,知道这个中国男人叫谢岚山,是名缉毒警。后来穷凶极恶的毒贩们找上门,为备不时之需,她趁乱把拾到的那把枪藏了起来,悄悄放进了他的骨灰罐里。

  女孩永生难忘,这个叫谢岚山的中国男人免她被蹂躏摧折,是多么英俊而温暖。

  “姐姐……”女孩像她姐姐那样甘心为他赴死,她含笑闭上眼睛,轻声说,“他真的……真的是个很温柔的人呢……”

  场面彻底控制之后,救援的直升机就来了,螺旋桨掀起弥天盖地的沙土,也带来了春天以来最凛冽又温柔的一阵南风。

  这阵风吹起了一位缉毒英雄的骨灰,将他越捎越高,越捎越远。

  谢岚山伤口血流不止,已经倦到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看着一地雪白的骨灰被风扬起。这种感觉非常奇妙,好像看着自己的一部分飞随风飞向天空,飞向远方。

  他不为这里棋布的鲜花,不为这里巍巍的青山,也不为这里蜿蜒奔流的河水停留。他乘风归去,一直向北,一直向北,越过4060公里的国境线,就是美丽丰饶的西双版纳,再远一些,就是生他养他的汉海,就是幅员辽阔的整个中国。

  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全国禁毒形势最严峻的一个省,自第一支禁毒队伍成立以来,超过2000吨的各类制毒物品被挡在了国门之外,数十名缉毒警壮烈牺牲,数百人伤残。

  沈流飞来了,隋弘来了,许多人都来了。他们全都仰着脸,目送着这阵猎猎大风的远去。

  他含笑俯望大地,这是他以血肉庇佑的千家万户,这是他以忠魂驻守的一方太平。

  他终于回家了。

  第167章 尾声(上)

  “我宣誓:我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

  春暖花开的时候,汉海市局喜迎新气象,20名民警新入了职。照例是要进行新警入职宣誓的,然而当时全省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禁毒整治工作,市局首当其冲得挑大梁,也就暂时把这个传统撂下了。

  眼下金三角风云平息,穆昆跟他的残孽都被清缴干净了,于是市局领导在召开干部大会时忽然想了起来,这该走的形式总归是要走的。近期工作部署完毕,局长便交待人事处长安排市局全体警员去新落成的公安教育基地参观,顺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新警察入职宣誓,老警察重温誓词。

  六月刚刚入夏,长天特别清朗,公安教育基地的英烈展厅里,讲解员正在给全体警员讲述汉南省缉毒史上的英烈事迹。新老警察们都穿着笔挺的藏蓝色警服,排排齐立,一脸沉痛严肃地听着宣讲。

  省公安厅与市委里的领导也来了。现在再有这类活动,陪同的都不是刘焱波了。自打他发现自己的手机被儿子装了窃听软件,就配合隋弘上演了那出“计中计”,待穆昆被击毙、汤靖兰被活捉之后,他就亲自把刘明放举报了出去。不过,就算是这么大义灭亲,再留在汉海也挺没意思,所以他找了个借口,就主动申请平调去了别的城市。

  现在陪同领导考察参观交流的都是陶军,彭厅长在一排排整齐站着的警员里扫视一遍,撇头靠近陶军耳边,问:“谢岚山呢?”

  陶军循着彭怀礼的目光也看了看,果不其然,那臭小子没来。

  跟几位领导打声招呼,陶军走到陶龙跃身边,他骂不着谢岚山,只能吼自己的儿子:“谢岚山呢?你没通知他?”

  陶龙跃解释说:“我跟他说了,他……”

  陶军虎着脸:“他什么?”

  见老子一张老脸拉得比马还长,陶龙跃只能实话实说:“他说看心情。”

  “看心情?刚提了副队长,居然还这么无组织无纪律!”陶军果然大怒,把音调又提个八度冲儿子吼,“把你手机拿过来,我给他打电话!”

  “老陶啊,不是跟你说了看心情么——”

  “看什么心情?看鬼的心情!”谢岚山声音传来的一瞬间,陶军恨不能顺着电信信号摸过去,反剪这臭小子的胳膊,直接把人押到会场里来。他握着手机,怒咻咻地吼道:“你现在马上给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