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_作者:金十四钗(49)

  见沈流飞眼里还有疑问,谢岚山适时又补一句:“江边黑灯瞎火,谭伯一定没看清张玉春的长相。”

  沈流飞微微一笑。这家伙眼神亮晶晶的,一个成年人,倒有几分像不肯循规蹈矩的孩子。他问他:“你觉得这招管用?”

  谢岚山反问他:“你在我之前就怀疑谭伯了,为什么?”

  “简单点说,人性本恶,我不太相信这世上会有无缘无故的善。”见谢岚山眼神充满内容,这点答案或许不够满意,沈流飞继续说下去,“详细点说,一些无意识的微表情出卖了他,谭伯对‘猎网行动’有着超乎普通人的关注,我没先知到把他跟这起命案联系在一起,但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有阴影的人。”

  “那么,你呢?”谢岚山突然把脸凑近沈流飞,等红灯的档口,他们咫尺相距,呼吸相闻,酒液经由口腔温热,仿佛香水尾调,散发出更隽永沉郁的香气。

  谢岚山问:“你有阴影吗?”

  “每个人都有阴影。”答非所问,沈流飞视线向下,落定在谢岚山的颈部,他看似随意地拨弄起那根子弹项链,指尖缓缓擦过谢岚山脖颈的肌肤。

  手指修长冰冷,有种即将遭人割喉的奇异感觉,危险又神秘。谢岚山感到晕眩,他想,可能是拉图后劲太足,还是上头了。他及时从沈流飞手中把自己的东西夺回来,打哈哈掺沙子,没个正经。

  “我也不知道管不管用,我没有把握。”良久,谢岚山轻轻叹气,“就再信一次吧。”

  再信人性一次。

  第26章 追逃(6)

  重案队的陶队长这两天日子不好过。这么惨的案子,社会各界都在向市局施压,先是丛颖的舅舅频频向他上级投诉,质疑他拖沓办案,认为嫌疑人都已经缉捕归案了,铁证如山,怎么还不送审枪毙呢?接着一个好事的记者挖出了他跟张玉春那点私交,说他没事就以职务之便问人要烟,也是由他作保一个吸毒前科犯才成了外卖员,也才酿出了这场惨案。

  那个转发量惊人的新闻谢岚山也看见了,陶队长压力很大,汉海市局人人压力很大。

  陶龙跃被领导要求跟丛颖舅舅沟通,安抚受害者家属的情绪。没想到李睿跟这从未见过面的舅舅竟一见如故,很快达成同盟,上回还是犯罪嫌疑人,这回倒成了半个家属。

  陶龙跃不能再当着区领导的面把人带走,得亲自上门跟人做个交代。

  谢岚山要求与陶龙跃同去。尽管由于监控作证,李睿的嫌疑已经彻底排除了,他的时间线索无懈可击,但谢岚山仍对这个男人心存怀疑。

  临出市局前,陶龙跃特地问他:“开没开车?”

  谢岚山嫌他啰嗦,头也不回就往外走:“开了,今天我载你。”

  陶龙跃傻乎乎地高兴着,只当谢岚山听了自己一劝:“大好的直男,别被那些歪魔邪道给掰弯了。”

  谢岚山懒得陶龙跃废话,这小子看着比谁都直,哪知道满脑子都是男盗男娼的龌龊思想。

  “上头要求结案。”车上,陶队长揉揉眉骨那道疤,长叹一口气。

  “上头,”谢岚山专心开着车,目不斜视,“你是说刘局吧?”

  得到意料之中的答案后,谢岚山捻动着胸前挂着的那颗子弹,一语不发。

  这个刘局就是如今市局第一副局长,刘炎波。想当年,刘炎波、陶军与谢佳卿,省里赫赫有名的缉毒铁三角,由于屡立战功,还曾集体受过公安部的表彰。谢岚山年幼时家中常挂一面锦旗,上头写着“不负苍生,人民英雄”,老谢不以后四个字自居,却常以前四个字自勉,也一直以此激励鞭策着儿子。当时这三个人被亲切地唤作“火三角”,因为五行里头火克金,他们是最让金三角那些毒贩胆寒的存在。到如今火三角分崩离析,一个死了,一个瘸了,还有一个,官越做越大,当年那点“不负苍生”的初心看着也早忘光了。

  从人之常情上讲,谢佳卿与刘炎波的交情那是过了命的,既是生死不弃的战友,也是可以交付后背的兄弟,即便没有临终托孤之意,刘炎波对他留下的这根独苗多加照拂也是应当应分的。但刘炎波没有,不仅没有,反而一直待谢岚山十分苛刻。迟迟提不上个一官半职也就罢了,上回闹出击毙行凶歹徒那档子事,检察院都没意见,刘炎波却执意要开除他的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