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地开始希望师兄快点派人来接自己去晋国。
作者有话要说:
静宇年纪小,13岁,不懂情爱,更加不懂那些夫妻爱人间的情趣。是个懵懵懂懂小少年。
希望喜欢我的小说的读者们,请收藏,支持一下。谢谢!
第13章 静宇被急召回国
师兄已经回国一个多月了。静宇等啊!等啊!等来的是……
从养父手里接过越国派来的加急圣旨。因为外人不得进入昆仑山范围,所以传圣旨的太监和侍卫们只能在山下停住,用书信形式把圣旨交给昆仑派弟子,再转送到袁至善。
靜宇打开信封。知道楚国太子一个月后就要攻打越国。而这个圣旨是十天前下的。那么只剩下二十天了。只好匆匆忙忙拜别养父母。
袁至善知道留不住靜宇,就说:“当年祖师爷经常赶我下山去游历,你这次回国,就当去游历,你什么时候回来都可以。你也不用挂念我们了。如果你父王同意让你在越国当个王爷公子,你就把所学的用来救世治民也是好事。或者去其他国家游历一番,考个状元也好。你是时候学习独立,出山见见世面,总比呆在这里发闷的好。……”
靜宇抱着爹爹,不停的点头:“爹,娘,我不舍的你们。”
袁至善有摸着他的头:“你把那对鹰也带去越国吧,有什么紧要的事,可以用它带书信回来。我们就算拼了老命,也要去越国救你……”
爹娘和师兄一样,啰啰嗦嗦满口言语的都是担心他。他心里幸福满满的。原来被人爱是这么好的。以前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了,爹爹,越宫里面有很多楚人监视的,如果我用它传信,人家会以为我有什么图谋,更加不妙。你放心,我没事的。”
静宇拜别了养父母,叩了几个头,收拾了几套衣服就依依不舍地下山去汇合越国的侍卫,快马赶回去。
话说玉堂一踏入晋国王宫的大门口,就收到圣旨,封他为太子并且马上兼任监国。
玉堂虽然很高兴但是也是觉得怪怪的,封他为太子,当然高兴,但是为什么这么突然又这么迫切担任监国呢?而且宣圣旨的公公好像已经在宫门口等候多时了。要这么急着封太子兼监国吗?不能进宫休息几天后,再慢慢封吗?
玉堂拉着公公,“父皇为何这么急着要本宫监国呢?发生什么事呢?”
公公弯腰行礼:“太子殿下跟奴才去面圣吧。”
玉堂连衣服都不换就直接跟着去了父皇寝宫,只见寝宫所有门窗大门都关着。
公公推开门,寝宫里面暗得像晚上一样死气沉沉的,还带着一股浓浓的药味。外面却阳光普照、生机勃勃的,不时传来鸟儿的歌声,十分鲜明的对比。公公带着太子进去,去到离床前几尺远的前面,公公就截停太子。“皇上有令 ,殿下不能靠近,只能在这里参见陛下。”
太子隔着帘布和窗帘依稀看到模糊的身影躺着~床~头上。“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福。”
“玉堂,咳咳…咳…你回来了…”。晋皇咳得喘不过气来。
玉堂马上走上前,想揭开床帘。被晋皇阻止“不准揭开,咳咳咳…退回原位。”
玉堂退后几步跪着,焦急如焚地看着父皇身影“父皇,究竟怎么回事?”
“朕得了传染病,怕没有多少天了,你…咳咳咳…你不能靠近朕,这几天你…来监国…咳…咳咳,尽快择吉日登基……。”晋皇咳得吐血了,继而晕倒了。
玉堂不理会父皇刚才的话,马上走上去,公公想拦住太子,被太子一手推开“本宫懂医术,你不用拦住本宫。”
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床前,揭开帘子,看到面露死色,瘦如骨柴的父皇。心头一痛,都怪自己在昆仑山磨磨蹭蹭这么多天,让父皇受这么大的病苦。
玉堂马上掏出他的手帮他诊脉。然后张开父皇的口,眼,来观看病情。的确是严重的传染病,如果自己早十天八天回来,治好的机会大一点,现在只好尽人事听天命了。
玉堂马上拿出手帕抱住自己鼻子,然后放下床帘退出寝宫门口。
对着身边的公公骂:“是谁替父皇写的信?为什么父皇病重,在书信里面没有提到啊?”
公公们跪了一地哆嗦着,皇帝的近身公公低头回话:“这是陛下意思,不能泄露陛下病况,怕邻国在太子还没赶回来的时候趁机攻打晋国。…”